[发明专利]一种防止热压后相邻边框粘合的LCD边框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36735.4 | 申请日: | 2017-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08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肖宪书;马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高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温州知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2 | 代理人: | 汤时达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热压 相邻 边框 粘合 lcd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热压后相邻边框粘合的LCD边框,涉及液晶显示制造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中:包括第一LCD边框和第二LCD边框,第一LCD边框上包括封口板结构;封口板结构上开设扩展槽结构;扩展槽的槽体深度尺寸为0.01‑0.05mm;第二LCD边框上包括LCD扭脚结构和隔开条板结构;LCD扭脚在第二LCD边框的位置位于第一LCD边框封口板的扩展槽正对侧;隔开条板位于LCD扭脚的两侧,隔开条板位于扩展槽正对侧的范围之外。本发明通过在第一LCD边框上开设扩展槽,与第二LCD边框上的LCD扭脚进行增距配合,有效解决热压后边框相互粘合的不良,降低了炸框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晶显示制造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止热压后相邻边框粘合的LCD边框。
背景技术
显示技术日新月异,随着信息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液晶显示器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小到手机设备,大到广场巨屏,都已经广泛使用LCD显示技术,大量的显示装置的投入和使用,也使制作LCD时同行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有效提高LCD生产良率,至关重要,在LCD制造过程中,热压工艺极为重要,LCD边框热压工艺技术将直接影响制造出来的显示装置的性能。
现有对LCD边框热压结构和方式为:LCD封口处高于LCD切割边的扭脚,热压后由于边框膨胀,使得LCD扭脚处容易与相邻的LCD边框粘合,产生炸框风险。而如何有效解决热压后相邻边框粘合的不良,降低炸框风险,成为提高LCD显示装置性能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热压后相邻边框粘合的LCD边框,通过在第一LCD边框上开设扩展槽,与第二LCD边框上的LCD扭脚进行增距配合,有效解决热压后边框相互粘合的不良,降低了炸框风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防止热压后相邻边框粘合的LCD边框,包括第一LCD边框和第二LCD边框,第一LCD边框上包括封口板结构;封口板结构上开设扩展槽结构;扩展槽的槽体深度尺寸为0.01-0.05mm;第二LCD边框上包括LCD扭脚结构和隔开条板结构;LCD扭脚在第二LCD边框的位置位于第一LCD边框封口板的扩展槽正对侧;隔开条板位于LCD扭脚的两侧,隔开条板位于扩展槽正对侧的范围之外。
其中,LCD扭脚上包括第一弧板、第二弧板和扭脚头;第一弧板与第二LCD边框固定连接,第二弧板与第一弧板相连接,扭脚头与第二弧板相连接;第一弧板与第二弧板的横截面结构为中心对称结构。
其中,封口板的长度尺寸为10mm,扩展槽的槽体深度尺寸为0.02-0.03mm。
其中,隔开条板朝向第一LCD边框的跨度尺寸大于LCD扭脚朝向第一LCD边框的跨度尺寸。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在第一LCD边框上开设扩展槽,与第二LCD边框上的LCD扭脚进行增距配合,有效解决热压后边框相互粘合的不良,降低了炸框风险。
2、本发明通过将第二LCD边框的LCD扭脚设置为三段式弧形连接结构,在热压过程中,减少了LCD扭脚的热胀形变率,大大降低了热压工艺后炸框的风险。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高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蚌埠高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367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