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粘贴碳纤维布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38492.8 | 申请日: | 201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80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吕文龙;隆敏;马奎;陈伟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建科建筑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李海波 |
地址: | 5105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筋混凝土 梁柱 节点 粘贴 碳纤维 加固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粘贴碳纤维布加固结构,包括横向贯穿钢筋混凝土梁的孔洞、至少一层双L形碳纤维布、至少一层U形碳纤维布箍、固定件和钢板压条,所述双L形碳纤维布包覆住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且伸出至钢筋混凝土梁长边方向并粘贴于其表面上,所述U形碳纤维布箍包覆住钢筋混凝土梁并粘贴于其表面上,所述钢板压每条梁上各一对且将伸出至梁部的双L形碳纤维布、U形碳纤维布箍的端部压在钢筋混凝土梁上,固定件穿过双L形碳纤维布、U形碳纤维布箍、钢板压条的安装孔和钢筋混凝土梁的孔洞并固定。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施工方便、可以提高梁柱节点的抗剪承载力和抗压承载力,提高梁柱节点的延性进而提高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提高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延性的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粘贴碳纤维布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梁柱作为一种常用的结构构件,已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的各个方面。但是由于建筑结构使用时间过长、维护不当、使用功能改变等原因,容易造成部分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承载能力不再满足使用及抗震等要求,对此,需要对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进行加固。
现有的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加固方法虽然可以提高梁柱节点的抗剪、抗压承载力,但是很难实现提高梁柱节点的延性和整体性,进而提高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施工方便、可以提高梁柱节点的抗剪承载力和抗压承载力,提高梁柱节点的延性进而提高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的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粘贴碳纤维布加固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一种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粘贴碳纤维布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贯穿钢筋混凝土梁的孔洞、至少一层双L形碳纤维布、至少一层U形碳纤维布箍、固定件和钢板压条,所述孔洞靠近钢筋混凝土梁和钢筋混凝土楼板的交接部位,所述双L形碳纤维布包覆住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且伸出至钢筋混凝土梁长边方向并粘贴于其表面上,所述U形碳纤维布箍包覆住钢筋混凝土梁并粘贴于其表面上,伸出至梁部的双L形碳纤维布、U形碳纤维布箍和钢板压条上分别预留有与孔洞相对应的安装孔,所述钢板压条为一对且将伸出至梁部的双L形碳纤维布、U形碳纤维布箍的端部压在钢筋混凝土梁上,固定件穿过双L形碳纤维布、U形碳纤维布箍、钢板压条的安装孔和钢筋混凝土梁的孔洞并固定,与U形碳纤维布箍、钢板压条一起固定在钢筋混凝土梁上形成一封闭箍,与双L形碳纤维布和钢板压条一起固定在梁柱节点区域整体形成另一封闭箍。
本发明采用双L形碳纤维布、U形碳纤维布箍、固定件和钢板压条,局部上使得U形碳纤维布箍、钢板压条和固定件在钢筋混凝土梁上形成一封闭箍,整体上使双L形碳纤维布、固定件和钢板压条在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形成另一封闭箍,不仅可以满足钢筋混凝土梁和钢筋混凝梁柱节点的加固要求,提高梁和梁柱节点的抗剪承载力,而且有效的提高了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的延性,进而提高了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
本发明在靠近钢筋混凝土梁和楼板的交接部位采用固定件、钢板压条进一步将双L形碳纤维布、U形碳纤维布箍固定,且钢板压条将伸出至梁部的双L形碳纤维布、U形碳纤维布箍的端部压在钢筋混凝土梁上,防止双L形碳纤维布和U形碳纤维布箍剥离钢筋混凝土表面,提高了梁柱节点的加固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首道双L形碳纤维布的长边紧贴钢筋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和钢筋混凝土楼板的交接部位,其端部伸至钢筋混凝土梁上,伸出长度按工程需要确定,所述U形碳纤维布箍的端部伸至钢筋混凝土梁和钢筋混凝土楼板的交接部位,即所述双L形碳纤维布伸至钢筋混凝土梁部分的长度方向、U形碳纤维布箍的端部与钢板压条的上端相平齐;所述钢板压条粘贴并压覆在双L形碳纤维布和U形碳纤维布箍的端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建科建筑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建科建筑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384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