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文件内容识别的互动虚拟教具转换与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38575.7 | 申请日: | 201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58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闫健;任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闫健 |
主分类号: | G06F40/103 | 分类号: | G06F40/103;G06F40/151;G06F16/4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文件 内容 识别 互动 虚拟 教具 转换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文件内容识别的互动虚拟教具转换与实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标准文档里输入标签;所述标准文档为老师在授课时需要展示的PPT文档、word文档或PDF文档等,2、转换程序扫描文件内容,将老师提供的标准文档内容转换为统一的格式,形成转换文档,3、通过渲染程序,还原显示转换文档内容,并判断当前需要显示的内容中,是否含有标签;并根据标签的含义,进行对应的通知和处理,本发明通过在电子文档中插入约定的标签来达到控制主程序、生成可交互操作的演示文档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互联网交互、数据统计等扩展功能的开发,大大增强课件自身的功能,为教育信息化提供有力的互动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教育信息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文件内容识别的互动虚拟教具转换与实现方法。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信息化教学,包括课堂练习、远程互动教学、虚拟实验操作等。
背景技术
“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际交往系统,由交往双方的主体构成,教育以经验、知识传递为主要内容,所谓“传递”是由传授者(老师)与接受者(学生)双方协调一致的交往活动构成,这就要求教育不能只强调“教”的一面而忽视“学”的一面,教育不是单方、单向式的,而是双方、双向式的活动,各以对方的活动来调节自身活动,是一种积极的互动关系。教育信息化就是要把这种互动关系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充分实现,在这个过程中,要克服两个难点,一是信息化技术本身;二是互动关系的实现,实质上就是把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关系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实现。
随着数字技术(Digital Technology)的发展,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提出并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但由于教育行业的特殊性,教育信息化对技术的要求要远远高于其它行业,所以形成了信息化技术在不同领域发展极不均衡的局面。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利用互联网学习新知识,在教育领域,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观看老师的授课,而在这个过程中,目前老师讲课所使用的课件(以老师使用PPT讲课为例)都是静态的。所谓“静态”是指课件具有以下特点:
1.课件本身与课程系统是相对独立的。课程系统仅负责对课件进行翻页、下一步或转到指定位置等简单操作,课程系统和课件之间没有数据的交互和事件的响应。
2.一旦老师制作完成,课件只能按照既定设置来进行播放,学生无法对课件的内容本身进行任何互动操作。
同时,随着远程教育教学的逐步普及,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逐渐凸显。特别是在一些需要动手操作的功能上。例如数学课的教具;物理、化学课的实验器材等。在网络课堂中,这些需要动手操作的教具学生无法动手操作,特别是无法和老师以及远程听课的其他学生进行互动操作。
现有技术为上述问题提供了信息化解决方案——通过计算机图形以及对应的逻辑控制,来模拟实验过程。网上也存在很多使用Flash等技术开发的互动课件。但是,老师们并不是技术专家。这些可交互的虚拟教具在实现过程中,需要大量专业的计算机技术、网络知识作为支撑。这显然超出了普通老师的能力范围。亟需一种基于文件的虚拟教具转换系统,它可以利用老师们日常工作中熟悉的各种文件格式:如图片格式文件、PPT文档、Word文档等,根据约定好的标签规则,在文档中写入特定的标签,来为这些文件赋予交互功能。同时,提供联网技术,让这些交互功能在远程教育教学中同样可用。
这样的转换方法,应该达到以下要求:
第一,通过识别特定的文件内容来形成虚拟互动教具。
第二,能够为虚拟教具赋予不同的特性,以丰富互动教学可实现的功能。
第三,能够支持联网功能,可以传输操作者的操作动作到其他终端,使所有终端能够同步显示操作过程。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文件内容识别的互动虚拟教具转换与实现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闫健,未经闫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385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焰芯亮暗随机的动感仿真炭火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散热的LED灯具
- 内容再现系统、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提供装置、内容再现程序和内容提供程序
- 内容记录系统、内容记录方法、内容记录设备和内容接收设备
- 内容服务系统、内容服务器、内容终端及内容服务方法
- 内容分发系统、内容分发装置、内容再生终端及内容分发方法
- 内容发布、内容获取的方法、内容发布装置及内容传播系统
- 内容提供装置、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
- 内容传输设备、内容传输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发送设备、内容发送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内容再现程序及内容提供系统
- 内容记录装置、内容编辑装置、内容再生装置、内容记录方法、内容编辑方法、以及内容再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