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塑料卷材吸塑成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39156.5 | 申请日: | 201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9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许厦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厦聪 |
主分类号: | B29C51/10 | 分类号: | B29C51/10;B29C51/42;B29C51/26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高科专利事务所44103 | 代理人: | 黄河长 |
地址: | 515041 广东省汕头市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卷材 塑成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塑料包装制品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两种塑料卷材吸塑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塑料卷材(即成卷的塑料片材)可以经过热压成型加工成为塑料容器制品,例如啫喱果冻食品等的罩杯等。
现有塑料卷材加工成型设备包括牵引机构、加热机构、压制成型机构、冲剪机构 ,其中加热机构、压制成型机构、冲剪机构沿着塑料运行的方向依次布置;压制成型机构安装有模具,模具中形成若干个凹腔,各凹腔分布成为M横排、N纵列;相邻行或/和相邻列凹腔之间存在有凹腔间隙。
工作时,成卷的塑料片材(也称“塑料卷材”)逐渐解绕并带上生产线,并由牵引机构牵引着塑料片材前进,使塑料片材中的每一段依次经过加热机构、压制成型机构、冲剪机构。当塑料片材运行经过加热机构时接受加热到软化状态,当塑料片材运行经过压制成型机构时进行压制成型,使软化状态的塑料片材紧贴模具的型面,以取得与模具型面相仿的凹腔形状,然后冷却定型、脱模、冲剪,每次冲剪可以得到M×N个带有凹腔的塑料包装制品。为了形容凹腔的深度与宽度之比,行业内定义了“制品凹腔的高宽比”,它是指制品的凹腔高度与凹腔宽度之比。在每个制品凹腔中,其凹腔开口跨度最窄处的尺寸称为凹腔宽度;而凹腔高度也是凹腔深度。
为了使表面凹凸的塑料包装制品能够形成有图案,CN100475492C设计了一种生产工艺,它事先在塑料片材上印制有多个平面图案,每一组平面图案的位置、间距与模具凹腔的位置、间距对应,即每一组的图案也布置成为M横排、N纵列,而在压制成型过程中,让平面图案的位置对准模具的凹腔,这样,压制成型后的制品隆起部位也就带有了凹凸图案,而且上述图案虽然是凹凸的,但却可以采用成熟、精致的平面印刷技术进行印刷。
传统技术中,加热机构每一次加热的区域大小对应于塑料卷材上M×N个图案所在区域大小,而且是连成一整片进行统一加热的,这种加热方式会使容器制品的高宽比受到限制。具体地说,当制品的高宽比达到1.2: 1左右甚至更大时,意味着塑料容器凹部拉伸比例大,进而意味着未压制成型时该部位的塑料的厚度大、重量大,而且要求软化程度高、加热温度高,这样软化程度高、重量大的塑料卷材部位在从加热机构移动到压制成型机构的过程中(例如从图1中的加热机构5的A点移动到压制成型机构的模具3的B点的过程中),牵引机构的牵引力当然会传递到已经塑料加热软化的部位,意味着加热软化的部位有可能由于水平牵引力的传递而发生不规则拉伸变形,片材不规则拉伸变形的结果会导致图案不规则拉伸变形,最终导致成型后的文字图案出不规则变形。
为此,CN105082517A专利文献提出了解决方案,该方案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软化部位受拉的问题,但设备结构比较复杂,而且问题解决不彻底,即软化部位仍然需要承受牵拉,只不过牵拉力减小一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两种塑料卷材吸塑成型设备,它适合于生产高宽比大的吸塑产品,且能彻底避免塑料卷材加热部位由于受牵引机构的牵拉而不规则变形的问题。
其目的可以按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塑料卷材吸塑成型设备,包括加热机构、压制成型机构、冲剪机构、牵引机构,其中压制成型机构位于冲剪机构的上游;压制成型机构安装有模具,模具中形成若干个凹腔,各凹腔分布成为若干横排若干纵列,每个模具凹腔的开口朝向正上方;相邻凹腔之间存在有凹腔间隙部位;其主要特点在于,还设有多根能竖向移动的辅助压杆,辅助压杆的数量与模具的凹腔数量对应相同,每根辅助压杆位于对应一个模具的凹腔正上方,辅助压杆底端的形状与对应的模具凹腔的底部形状匹配;还设有驱动各辅助压杆竖向移动的辅助压杆驱动机构;所述加热机构为激光发射器,激光发射器位于模具上方,激光发射器的水平投影位置与模具凹腔的水平投影位置错开,激光发射器的照射方向朝向斜下方而且对准对应的模具凹腔的开口位置;在模具上方还设有压板,还设有驱动压板竖向运动的压板竖向驱动机构;压板开设有镂空孔,镂空孔的数量与模具凹腔的数量相同,当压板向下移动到贴近模具上表面时,每个镂空孔刚好对准着对应一个模具凹腔的开口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厦聪,未经许厦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391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塑膜冲压方法及冲压模具
- 下一篇:棕垫单片热压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