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报警方法以及报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39704.4 | 申请日: | 201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9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陈羿丞;苏迎;张田震;余熙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盯盯拍(深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5/102 | 分类号: | B60R25/102;B60R25/10;G08B25/10;G08B2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32 | 代理人: | 刘抗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报警 方法 以及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监控领域,尤其涉及报警方法以及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被广泛应用,因为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一些危险情形,比如,车内小孩被家长遗漏车里面或者被反锁在车里面而无法外出、车辆内有老人摔倒、车辆正在被人搞破坏等危险情形。现有的解决方法是,针对此种情况,当检测到出现以上状况时,会通过互联网发送报警信号至用户的移动终端来进行预警。或者,根本不提醒用户,等用户自己回到车辆附近后,自行去消除危险情形。
但是,通过这种方式提醒用户的话,可能会因为用户距离比较远,无法及时赶到,从而耽误消除危险的最佳时机,给用户造成财产的损失,特别是对于车内有人被困的情形,有可能会危及生命安全。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报警方法以及报警装置,能够解决现在当车辆内外出现危险情形时,用户未必能够获得预警或者因为预警时与车辆距离较远而无法及时消除危险导致给用户的财产损失,甚至危及生命安全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报警方法,报警方法包括:识别车辆内外是否出现预设危险情形;当识别到车辆内外出现预设危险情形时,进行近距离报警,其中,近距离报警的方式包括控制车灯、车辆报警器和/或车辆的音箱按照预设方式进行报警。
优选地,在进行近距离报警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步骤:当识别到预设危险情形时,生成危险报警信号,将危险报警信号发送至用户并等待用户回应;如果用户回应无法自行解除预设危险情形或者第一设定时间内无法得到用户的回应,则自动进行近距离报警。
优选地,报警方法还包括:判断在进行近距离报警第二预设时间后,预设危险情形是否已经消除;如果识别到预设危险情形没有消除时,则将危险报警信号发送至云端服务器,由云端服务器转发危险报警信号至距离车辆所在位置设定范围内的社交软件上。
优选地,报警方法还包括:判断在进行云端服务器发送危险报警信号至社交软件第三预设时间后,预设危险情形是否已经消除;如果识别到预设危险情形没有消除时,则将危险报警信号发送至消防、医院等相应机构的求救平台上。
优选地,在进行近距离报警的步骤中,报警方法还包括:控制车辆内的设备进行援救。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报警装置,报警装置包括:识别模块,用于识别车辆内外是否出现预设危险情形;近距离报警模块,用于当识别到车辆内外出现预设危险情形时,进行近距离报警,其中,近距离报警的方式包括控制车灯、车辆报警器和/或车辆的音箱按照预设方式进行报警。
优选地,报警装置还包括:危险报警信号生成模块,用于当识别到预设危险情形时,生成危险报警信号,将危险报警信号发送至用户并等待用户回应;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如果用户回应无法自行解除预设危险情形或者第一设定时间内无法得到用户的回应,则自动进行近距离报警。
优选地,报警装置还包括: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在进行近距离报警第二预设时间后,预设危险情形是否已经消除;第二报警模块,用于如果识别到预设危险情形没有消除时,则将危险报警信号发送至云端服务器,由云端服务器转发危险报警信号至距离车辆所在位置设定范围内的社交软件上。
优选地,报警装置还包括: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在进行云端服务器发送危险报警信号至社交软件第三预设时间后,预设危险情形是否已经消除;第三报警模块,用于如果识别到预设危险情形没有消除时,则将危险报警信号发送至消防、医院等相应机构的求救平台上。
优选地,报警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车辆内的设备进行援救。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识别车辆内外是否出现预设危险情形,对预设危险情形进行近距离预警,能够提醒在车辆附近的人员,使得接近车辆的人员能够施与援手,避免因为车主距离车辆距离较远无法及时消除危险情形而导致财产的损失,避免出现危及生命安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报警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报警装置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描述,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本发明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盯盯拍(深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盯盯拍(深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397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