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蜂窝状盲孔增韧氧化锆陶瓷外壳的制造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40132.1 | 申请日: | 201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30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周涛;沈同德;雒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通州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周涛 |
主分类号: | C04B35/48 | 分类号: | C04B35/48;C04B35/622;C04B41/83;H04M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郭栋梁 |
地址: | 226333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湾江海联***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结 盲孔 烧成 蜂窝状盲孔 氧化锆陶瓷 有机高分子 塑胶材料 坯体 增韧 环氧树脂 致密 注塑 消费类电子 成本优势 冲击能量 跌落过程 断裂韧性 加工效率 可加工性 平板外壳 手表外壳 手机外壳 陶瓷外壳 圆形盲孔 精雕机 轻薄化 粘连 多形 硅胶 素坯 电子产品 固化 填充 制备 跌落 加工 制造 应用 雕刻 陶瓷 吸收 | ||
1.蜂窝状盲孔增韧氧化锆陶瓷外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表面改性剂、无机纳米氧化锆粉体、石蜡与有机高分子材料在密炼机中高温负压密炼得到喂料;
b)将步骤a)得到喂料在模具模腔负压下注射成型外壳坯体;
c)将步骤b)得到的外壳坯体在高温炉中烧成实际密度占理论密度大于70%且小于85%陶瓷素坯;
d)在陶瓷素坯第一平面雕刻多于一个周期性的正多边形盲孔;
e)将步骤d)处理过的陶瓷素坯在1350℃~1450℃常压保温烧结2h~4h后再热等静压烧结,热等静压烧结温度1100℃~1200℃,压力50MPa~100MPa,保温时间为30min~1h得到背板毛坯;
f)使用表面改进剂处理背板毛坯的周期性正多边形盲孔;
g)在经过步骤f)处理的背板毛坯的周期性正多边形盲孔内注入液态环氧树脂或液态硅胶后在60℃~180℃温度固化5min~120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状盲孔增韧氧化锆陶瓷外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烧结温度为1200℃~1280℃,保温时间为1h~2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蜂窝状盲孔增韧氧化锆陶瓷外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正多变形盲孔的孔深度为0.1mm~0.9mm,正多边形盲孔的正多边形的边长为0.5mm~10mm,相邻两个正多边形盲孔的壁厚为0.5mm~3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蜂窝状盲孔增韧氧化锆陶瓷外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正多边形盲孔为等边三角形盲孔、正方形盲孔、正五边形盲孔、正六边形盲孔和圆型盲孔中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蜂窝状盲孔增韧氧化锆陶瓷外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有机高分子材料为聚乙烯、聚丙烯、聚苯硫醚中的一种,无机纳米氧化锆粉体为钇稳定纳米氧化锆,其D50为30nm~200n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蜂窝状盲孔增韧氧化锆陶瓷外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的表面改性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5%~0.8%,无机纳米氧化锆粉体的质量百分比为85.2%~92.5%,石蜡的质量百分比为4%~9%,有机高分子的质量百分比为3%~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蜂窝状盲孔增韧氧化锆陶瓷外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和f)中的表面改性剂为硬脂酸、硬脂酸铵、硅烷偶联剂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蜂窝状盲孔增韧氧化锆陶瓷外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蜂窝状盲孔增韧氧化锆陶瓷外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密炼温度为120℃~150℃,负压为-0.05MPa~-0.08MPa,密炼时间为1~4h;步骤b)中注射成型温度为130℃~155℃,负压为-0.07MPa~-0.09MPa。
10.一种手机外壳,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权利要求 所述的制造方法制备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通州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周涛,未经南通通州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周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4013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溶液法制备氧化亚钴微米球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LED电源模块的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