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槽式太阳能集热管的光学效率测量装置及其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40426.4 | 申请日: | 201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31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雷东强;付向东;王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关玲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热管 光学 效率 测量 装置 及其 测试 方法 | ||
1.一种槽式太阳能集热管的光学效率测量装置,包括椭圆形聚光器(1)、椭圆形聚光器支架(2)、太阳模拟光源(3)、槽式太阳能集热管支架(4)、流量计(7)、第一流体驱动泵(8)、供液箱(9)、储液箱(10)及测量系统(11);所述椭圆形聚光器(1)的两端为具有反射镜面的端盖(12),所述椭圆形聚光器的内壁有反射镜面;所述太阳模拟光源(3)和待测槽式太阳能集热管(13)分别位于所述椭圆形聚光器(1)的两条焦线上;所述的测量装置还包括第一均温装置(5)和第二均温装置(6);所述待测槽式太阳能集热管(13)的一端依次与第一均温装置(5)、流量计(7)、第一流体驱动泵(8)和供液箱(9)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槽式太阳能集热管(13)的另一端依次与第二均温装置(6)、储液箱(10)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的测量系统(11)包括第一测温传感器(14)、第二测温传感器(15)、环境测温传感器(16)和数据采集仪器(17);所述椭圆形聚光器(1)为横截面呈非完整椭圆的腔室,其横截面为半椭圆或多半个椭圆;所述椭圆形聚光器为卧式放置,且椭圆形聚光器(1)的两个焦线是在同一水平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槽式太阳能集热管(13)的管内放置具有螺旋状翅片的扰流杆(19);所述的槽式太阳能集热管的光学效率测量装置的测试步骤如下:
1)将待测槽式太阳能集热管(13)安装在槽式太阳能集热管支架(4)上,槽式太阳能集热管(13)内放置扰流杆(19);槽式太阳能集热管(13)两端分别与第一均温装置(5)和第二均温装置(6)连接,连接完成后进行检验,确保各连接处、流量计(7)、第一流体驱动泵(8)、供液箱(9)、储液箱(10)没有泄漏;
2)依次打开第一流体驱动泵(8)、流量计(7)和测量系统(11),调节第一流体驱动泵(8)为某一设定值,待第一测温传感器温度值在10分钟内变化不超过0.5℃时,开启太阳模拟光源(3),并设定太阳模拟光源(3)功率为某一固定值;
3)待第一温度传感器(14)和第二温度传观器(15)温度在15分钟内变化均不超过0.5℃时,测试视为温度稳定;
4)维持稳态测试状态,测量系统(11)的数据采集时间不少于10分钟,保存记录所有数据;
5)测试完成后,先关闭太阳模拟光源(3),在至少5分钟后再关闭第一流体驱动泵(8);排放槽式太阳能集热管(13)内液体,并更换一根槽式太阳能集热管标准样管,继续采用相同工况测试,重复步骤1)至步骤4);
6)由步骤1)至步骤5)得到待测槽式太阳能集热管的实际得热量和槽式太阳能集热管标准样管的实际得热量,两者的比例关系视为待测槽式太阳能集热管相对于槽式太阳能集热管标准样管的光学效率比值,由于槽式太阳能集热管标准样管的光学效率值为已知值,进而计算出待测槽式太阳能集热管的实际光学效率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4042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