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微滴式PCR仪自动对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42287.9 | 申请日: | 201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92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郑方园;陈善雄;吴本涛;郝英杰;杨芒;李常军;武技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广东顺德创新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2B7/28 | 分类号: | G02B7/28;G06T7/00;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秦力军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神经网络 微滴式 pcr 自动 对焦 方法 | ||
1.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微滴式PCR仪自动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一)对焦模块设计
照明光源在一端,其发出的光线经生物芯片,再经过物镜进入相机,物镜起到对焦的作用,由自动三维平台控制物镜位置;
(二)对焦策略拟定
通过事先测量好焦点位置,经过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获得稳定的映射,之后在对焦过程中,测量几个位置后确定其所属的函数类型,获得预先测量好的焦点位置;
(三)聚焦函数选择
使用超小波中的轮廓波,作为图像聚焦评价处理函数,其测量值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
(四)图像检测区域选择
对图像水平和竖直方向的灰度值进行统计,得出一个直方图,得出需要检测的范围,确定一个坐标范围;
所述BP神经网络经训练后,对焦流程如下:
(1)驱动自动三维平台,使镜片移动到三个距离相等的位置,分别测得三个位置的聚焦评价值为ss0、ss1、ss2,曝光时间为tt0、tt1、tt2,平均灰度值为dd0、dd1、dd2;
(2)计算平均曝光时间tt=(tt0+tt1+tt2)/3,及平均灰度值dd=(dd0+dd1+dd2)/3;
(3)将ss0,ss1,ss2,tt,dd作为输入,经过神经网络计算到输出层,得到输出层的值c,c即为焦点位置预测坐标;
(4)驱动自动三维平台将透镜移动到c处;
(5)记当前位置为n,从当前位置n开始,将镜片向左和右分别移动三次相同的距离a,并测量聚焦评价值;如果遇到比当前值大的位置,记为n,并重复本步骤,直到两边评价值都比n小为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微滴式PCR仪自动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P神经网络的结构如下:输入层为5个节点,隐含层为100个神经元,输出层为1个神经元;隐含层的激活函数为对数S形转移函数,输出层的激活函数为线性函数,训练函数为梯度下降函数,采用L-M优化算法;迭代次数为1500次,学习率为0.01;根据数字PCR仪的使用环境,输入层的5个输入参数分别为位置为s0时的聚焦评价值、位置为s1时的聚焦评价值、位置为s2时的聚焦评价值、平均灰度值和曝光时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微滴式PCR仪自动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P神经网络的训练步骤如下:
(1)选取100组不同的h,q组合,作为100个类别,h表示拍摄距离,q表示成像距离;
(2)对于每组类别,选取固定位置的三个p0,p1,p2,测量其聚焦评价值作为s0,s1,s2,测量曝光时间t0,t1,t2,平均灰度值d0,d1,d2;
(3)计算s0,s1,s2的平均曝光时间t=(t0+t1+t2)/3,及平均灰度值d=(d0+d1+d2)/3;
(4)对于每组类别,测量其聚焦函数的图像,即移动镜片,测量其聚焦函数值,并找出其峰值的位置p3,聚焦评价值s3;
(5)对于获得的100组s0,s1,s2,d,t,使用y=(x-min)/(max-min)进行归一化,其中min为x的最小值,max为x的最大值,输入向量为x,归一化后的输出向量为y,归一化后s0,s1,s2,d,t作为输入向量,p3为输出向量;
(6)将此100组数据作为输入进行训练;
(7)训练过程按照BP网络训练步骤训练,具体步骤包括:①输入模式顺传播,即输入模式由输入层经隐含层向输出层传播计算;②输出误差逆传播,即输出的误差由输出层经隐含层传向输入层;③循环记忆训练,即所述模式顺传播与误差逆传播的计算过程反复交替循环进行;④学习结果判别,即判定全局误差是否趋向极小值或是否已达到设定的最大迭代次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广东顺德创新设计研究院),未经西南大学;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广东顺德创新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4228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投影机中数字微镜元件的固定结构及投影机
- 下一篇:成像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