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全极化高轨SAR的电离层时变TEC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42832.4 | 申请日: | 201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15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杰;郭威;曾虹程;王鹏波;杨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3/90 | 分类号: | G01S13/90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赵文颖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极化 sar 电离层 tec 测量方法 | ||
1.一种基于全极化高轨SAR的电离层时变TEC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计算方位向合成孔径点数;
根据雷达系统参数,计算方位向合成孔径点数Num_a;
步骤二:方位向数据补零;
根据步骤一计算得到的方位向合成孔径点数Num_a,分别在每个极化通道图像数据每一列的头部和尾部补零,补零数目均为Num_a/2,得到新的四个极化通道图像数据分别为MHH-ins、MHV-ins、MVH-ins、MVV-ins;
步骤三:方位向傅里叶变换;
将步骤二得到的补零后的四个极化通道图像数据MHH-ins、MHV-ins、MVH-ins、MVV-ins沿每个距离门按列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得到方位向频谱数据MHH-FFT、MHV-FFT、MVH-FFT、MVV-FFT;
步骤四:方位向信号解压缩,获取等效方位向回波频谱信号;
根据雷达系统参数,计算每个距离门对应的参考斜距Rref,进而计算出方位向信号解压缩因子Φdecom,利用该解压缩因子乘以步骤三所得的方位向频谱数据MHH-FFT、MHV-FFT、MVH-FFT、MVV-FFT得到等效方位向回波频谱信号MHH-decom-FFT、MHV-decom-FFT、MVH-decom-FFT、MVV-decom-FFT;
步骤五:方位向逆傅里叶变换;
将步骤四得到的等效方位向回波频谱信号MHH-decom-FFT、MHV-decom-FFT、MVH-decom-FFT、MVV-decom-FFT沿每个距离门进行快速逆傅里叶变换,得到方位向回波信号MHH-echo、MHV-echo、MVH-echo、MVV-echo;
步骤六:估计法拉第旋转角;
根据步骤五得到的四个极化通道方位向回波信号MHH-echo、MHV-echo、MVH-echo、MVV-echo,通过线性组合得到一组正交圆极化波信号Z12和Z21,通过该组正交圆极化波信号共轭相乘取幅角FRtemp,对FRtemp进行平滑处理后得到法拉第旋转角估计值FR;
步骤七:获取合成孔径时间内的时变TEC;
根据步骤六得到的估计法拉第旋转角值FR,利用时变TEC与法拉第旋转角间的线性转换关系,获得合成孔径时间内每个方位时刻的TEC,即合成孔径时间内的时变TE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全极化高轨SAR的电离层时变TEC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一具体包括:
根据雷达系统参数,计算方位向合成孔径点数Num_a:
式中,λ表示雷达系统工作波长,Ro表示场景中心点的参考斜距,La表示方位向天线长度,Vref表示以场景中心点为参考时的等效速度,PRF表示雷达脉冲重复频率;floor(x)表示取不大于x的最大偶数运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4283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