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棒抛光用抛光液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43690.3 | 申请日: | 201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32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孙赛林;阮凯;邵爱飞;钱琳;张欢;王健;刘文伟;裴晶;郭燕;缪慧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夜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9/08 | 分类号: | B24B29/08;B24B41/06;B24B47/20;B24B5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九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7 | 代理人: | 王培松 |
地址: | 650217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棒 抛光 收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棒抛光液用抛光液收集装置,包括收集室,所述收集室与玻璃棒抛光压头在直线运动方向上保持相对静止;所述收集室包括上收集室和下收集室,所述下收集室固定于上收集室底部且与上收集室连通,所述玻璃棒抛光压头置于上收集室内;还包括排液口和排液管,所述排液口设置于下收集室底部,所述排液管一端连接排液口一端连接抛光液循环装置的进口。通过巧妙布置收集室与抛光组件、待加工玻璃棒之间的位置关系和连接关系,使得抛光液得到有效回收,节约成本、降低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产品表面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玻璃棒抛光用抛光液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微通道板制造工艺中,将玻璃管棒组合体拉制成纤维丝之前,需要将磨圆后的玻璃棒表面抛光,通过抛光机完成。现有抛光机一般通过旋转玻璃棒,用羊毛毡对其表面来回打磨,实现抛光。抛光过程中,羊毛毡需要含有氧化铈的抛光液浸润,增强抛光效果。含有氧化铈的抛光液通过管子由循环装置持续输入羊毛毡内,再由压头流出滴落机床油盆中,最后进入抛光液循环装置,完成循环过程。由于油盆较大,抛光液流经油盆后流速降低出现沉淀,大量氧化铈沉积到油盆内,进入循环装置内的氧化铈逐渐减少,不仅抛光效果会打折扣,还造成了大量昂贵氧化铈的损失,增加抛光成本。而且,由于缺少抛光液收集装置,少量抛光液随旋转的玻璃棒甩出,造成机床表面以及周围环境洁净度降低,操作者需要频繁清理。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棒抛光用抛光液收集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玻璃棒抛光过程中抛光液中的氧化铈大量沉降在油盆内导致抛光效果差、抛光成本高以及抛光液从玻璃棒表面甩出造成环境污染的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玻璃棒抛光液用抛光液收集装置,包括收集室,所述收集室与玻璃棒抛光压头在直线运动方向上保持相对静止;所述收集室包括上收集室和下收集室,所述下收集室固定于上收集室底部且与上收集室连通,所述玻璃棒抛光压头置于上收集室内;还包括排液口和排液管,所述排液口设置于下收集室底部,所述排液管一端连接排液口一端连接抛光液循环装置的进口。
通过在玻璃棒抛光作业的一定范围内设置收集室,将含有氧化铈的抛光液由玻璃棒抛光压头流出后,不经过油盆,而由收集室收集,直接进入抛光液循环装置,减少氧化铈在循环流动过程中的沉积损失,增加抛光效果并降低成本。收集室还能阻挡抛光液甩出,提高了操作平台洁净度,减少操作者清理工作。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还包括机床导轨和与机床导轨适配的移动平台,所述机床导轨与待加工的玻璃棒的轴向平行,所述玻璃棒抛光压头通过移动平台带动进行直线运动,所述上收集室固定于移动平台上。玻璃棒抛光压头和上收集室均通过移动平台的带动进行直线运动,使得玻璃棒抛光压头始终与上收集室在直线运动方向上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有利于整个结构的稳定和对抛光液进行有效的收集。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为了合理布置、节约空间,将所述机床导轨布置于上收集室的下方,且机床导轨包括两条平行的轨道,所述下收集室位于上述两个轨道之间。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上收集室作为收集玻璃棒操作区域所产生的抛光液,需将玻璃棒操作区域包围,因此设置所述上收集室为立方体型,其中两个相对的侧面与待加工的玻璃棒的轴向垂直,同时为了方便安装玻璃棒,将这两个侧面上设置有与待加工的玻璃棒适配的通孔。玻璃棒自身沿中心轴旋转,上收集室和其内部的抛光压头同步直线运动,不影响玻璃棒的自转,同时,阻止多余的抛光液飞溅而将抛光液均汇集到上收集室底板上。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所述下收集室为立方体型,且下收集室与上收集室之间以平面贴合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为了不影响对操作区域的观察且兼顾收集室的牢固性,所述上收集室和下收集室均由有机玻璃粘接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夜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方夜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436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