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5G一体化弹片天线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44165.3 | 申请日: | 201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8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黄克猛;陈伟;陈晓飞;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吴通天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12;H01Q1/50;H01Q21/2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新苏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2221 | 代理人: | 孙怀香 |
地址: | 21514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弹片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5G一体化弹片天线。
背景技术
通信系统是有线和无线的结合体,空间无线信号的发射和接收都是依靠天线来实现,由此可见天线对于无线通信系统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压铸振子天线单元在5G之前的通讯基站天线中几近统治地位,天线采用锌合金或者铝合金采用压铸的工艺制造,馈电方式采用同轴线和馈电片结合的方式。借助于表面处理工艺以及焊接工艺可以很好的实现辐射性能。单个天线单元形成产品包括近9颗物料或部件,经过6道以上的焊接工艺成型。图1为压铸振子示意图,图2为Massive MIMO天线阵列,共包括256天线单元,垂直面两两组阵形成128通道。
中国专利号2016104932714,名称为《一种用于5G系统的密集阵列天线》公开了一种用于5G系统的密集阵列天线,中国专利号201620302011X,名称为《一种宽频带高增益双极化5G基站阵列天线及其辐射单元》公开了一种宽频带高增益双极化5G基站阵列天线及其辐射单元,这两种天线虽然在带宽作出调整,但结构没有多大变化。
压铸振子在5G阵列应用存在如下问题:(1)制造工艺复杂,尤其是焊接工艺;(2)天线单元和后端电路对接麻烦,主要是5G天线网络复杂,同时无源器件一体化的需求会大幅度压缩天线的安装空间;(3)天线单元的重量问题,虽然单个天线单元并不重,但是在Mas s ive MIMO的大规模阵列情况下其重量已然很客观,对于5G基站的整体减重不利,同时压铸振子需要采用反射板进行固定;(4)数量如此众多的天线单元和后面的网络对接,其工艺难度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5G一体化弹片天线,通过结构的改进,使天线振子一体化成型,构成方式简单,性能稳定,安装简便,同时减小产品尺寸,减轻产品重量,有利于后续的安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5G一体化弹片天线,包括辐射振子部、一体化馈电部、巴伦支撑部及固定插针部,所述辐射振子部、一体化馈电部、巴伦支撑部及固定插针部构成一整体板块,各部分弯折成型,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巴伦支撑部底部连接各所述巴伦支撑部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巴伦支撑部包括第一巴伦支撑、第二巴伦支撑、第四巴伦支撑及第三巴伦支撑第一片体、第三巴伦支撑第二片体。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辐射振子部包括第一辐射振子、第二辐射振子、第三辐射振子及第四辐射振子第一片体、第四辐射振子第二片体,每一所述辐射振子可为矩形但不限于矩形,每一所述辐射振子在对应每一所述巴伦支撑顶部折弯形成。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四辐射振子第一片体与所述第四辐射振子第二片体之间留有间隙。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一体化馈电部由馈电片、馈电支片及馈电插针折弯形成,所述一体化馈电部包括第一一体化馈电部、第二一体化馈电部,所述第一一体化馈电部设置于所述第三辐射振子与所述第三巴伦支撑第一片体、第三巴伦支撑第二片体缺口间,所述第二一体化馈电部设置于所述第四巴伦支撑与所述第四辐射振子第一片体、第四辐射振子第二片体缺口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一所述连接部与每一所述巴伦支撑部通过折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巴伦支撑、所述第二巴伦支撑及所述第三巴伦支撑第一片体,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三巴伦支撑第二片体、所述第四巴伦支撑及所述第一巴伦支撑,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巴伦支撑折弯处中部设有第一U型缺口,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四巴伦支撑折弯处中部设有第二U型缺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插针部包括第一固定插针、第二固定插针,所述第一固定插针位于所述第二巴伦支撑底端中部第一U型缺口处,所述第二固定插针位于所述第四巴伦支撑底端中部第二U型缺口处。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中辐射振子部、一体化馈电部、巴伦支撑部及固定插针部构成一整体板块,各部分弯折成型,通过钣金弯折一体化成型代替多道焊接工艺,加工方式及结构简单化,同时减少各类安装部件,进一步减小了产品的尺寸,减轻产品重量,实现产品本身的小型化、轻量化。
2.辐射振子部包括第一辐射振子、第二辐射振子、第三辐射振子及第四辐射振子第一片体、第四辐射振子第二片体,每一所述辐射振子可为矩形但不限于矩形,实现了双极化的辐射振子,性能稳定,同时可根据不同需求改变辐射振子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吴通天线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吴通天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441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善手机人头手数据的天线方案
- 下一篇:基站天线单元及基站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