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培育魔芋种芋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46924.X | 申请日: | 2017-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4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陈耀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耀辉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G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2200 陕西省宝***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魔芋种芋 培育 播种 繁殖材料 杀菌处理 杀菌 繁育 管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培育魔芋种芋的方法,一种培育魔芋种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繁殖材料选择:b、播种时间;c、播种方法;d、种芋杀菌处理;e、苗期和生长期杀菌管理。本发明一种培育魔芋种芋的方法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种芋品性优良、种子不带病、繁育1亩种芋可供6亩左右地用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无性繁殖技术领域的繁育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培育魔芋种芋的方法。
背景技术
魔芋(Amorphallus Konjac)是一种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世界约有130多种,主要分布在中国和东南亚各国。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魔芋富含萄甘露聚糖等具有40多种理化性质,是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化学工业、石油钻探、建筑业、农业等方面的重要原料。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和加工业的蓬勃兴起,魔芋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就目前我国魔芋产业发展现状看也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魔芋生产的科技含量不高、魔芋栽培中仍然是卖大留小、农民自留种、还没有建立比较成规模的种芋基地,致使种性退化严重,品质、单产下降;二是魔芋软腐病,白绢病日趋严重,每年损失在百分之三十左右,特别是海拔越低,病害越重,有的甚至绝收。严重挫伤了芋农的生产积极性。近年我们做了大量研究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带病的种芋是造成软腐病等流行的关键。因此,要解决魔芋软腐病,必须从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抓起,选择高海拔地区优良的土壤,建立规范化良种繁育基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魔芋种性退化、病害严重、种芋带病,特别是低海拔地区病情越重的种芋繁育技术难题,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繁育方便,能够生产健康种芋的方法。
本发明一种培育魔芋种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繁殖材料选择:选取组培芋种或芋鞭或种芋为繁育材料;
b、播种时间:播种时间安排在4月份进行;
c、播种方法:选择海拔1600m土质肥沃、土壤湿润、土地较平整的黄连轮歇地,作为种芋培育用地,每公顷施入腐熟农家肥45000kg,三元复合肥750公斤,厢栽、株行距为:种芋单体重量在20g-30g的为30cm×15cm;种芋单体重量在31g-40g的为35cm×15cm;种芋单体重量在41g-50g的为35cm×20cm;
d、种芋杀菌处理:种芋用杀菌剂浸泡处理15分钟再播种;
e、苗期和生长期杀菌管理:种植苗期用可杀得1500倍液或多菌灵1500倍液喷施一次;生长中期用农用链霉素250ppm连续喷施2次;生长后期用王铜1500倍液喷施一次;每次用量是每亩50kg-75kg。
本发明一种培育魔芋种芋的方法,在步骤d、种芋杀菌处理中的杀菌剂为1%高锰酸钾溶液或1000倍多菌灵溶液。
本发明一种培育魔芋种芋的方法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种芋品性优良、种子不带病、繁育1亩种芋可供6亩左右地用种。根据魔芋喜冷凉的生物学特点,经过多年8种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土壤状况,筛选结论认为:魔芋种芋在海拔1200m地点产量最高,单产达3750kg,感病指数2.12%;海拔在1650m的黄连轮歇地试验单产3163kg,但感病指数最低,为0.15%,无软腐病发生,作为种源繁育基地为最佳之选。黄连属高寒植物,根系还具有抑制有害菌类作用加之高海拔冷凉气候条件,选择肥沃、冷凉、卫生的黄连轮歇地和组培芋种是本项发明关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一种培育魔芋种芋的方法是通过组培的魔芋试管种芋快繁体系转化,利用高海拔地区气候冷凉病源少,黄连轮歇地多,且土质肥沃的良好条件,繁育健康的魔芋良种的方法。
实施例1:繁殖材料选择:选取组培芋种为繁育材料。
播种时间:4月13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耀辉,未经陈耀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469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桔梗的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黄精高效栽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