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暴抓捕叉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47179.0 | 申请日: | 2016-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82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钶榕 |
主分类号: | F41B15/02 | 分类号: | F41B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于晓霞;于洁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暴 抓捕 | ||
本发明涉及警用装备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暴抓捕叉,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用于叉住暴力分子身体的叉头和与叉头连接的叉柄,叉头为U形的叉头,叉头内表面上设置有U形的隐藏槽,隐藏槽内隐藏设置有若干气囊组件,同时还设置有U形设置槽,U形设置槽内设置有U形气囊,同时在叉头的端部还设置有充气伸缩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充气使得气囊组件和U形气囊充气膨胀从而限制暴力分子的行动范围,同时充气收缩装置充气后处于伸长状态,因而使得叉头的开口变小,进而能够良好的控制暴力分子。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防暴抓捕叉使用范围具有一定局限性的问题。
本申请是名称为:一种防暴抓捕叉、申请日为:2016年10月31日、申请号为:201610926920.5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警用装备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防暴抓捕叉。
背景技术
公共场所的安保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一般是徒手或配戴警棍进行巡查,然而由于警棍较短,其无法在安全距离内对持械行凶的嫌疑人起到抓捕制服的作用。安保人员若是与暴力分子近身搏斗很容易伤到自身,也不利于及时的控制暴力分子。
为了解决上述为题,公告号为CN104374234A的中国发明专利给出了一种反暴力抓捕叉防暴抓捕叉,其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手柄以及安装于手柄一端的U形叉头,U形叉头的两前端部分别衔接一内凹式V形反锁弹片,两内凹式V形反锁弹片的V形开口朝向相反,两内凹式V形反锁弹片的中心线重合。U形叉头上设计一对内凹式V形反锁弹片,采用弹簧钢材料制作,利用新的淬火工艺,多次淬火,使材料具有高韧性,弹力大,耐久寿命长,能多次使用的特点。
上述反暴力抓捕叉防暴抓捕叉在使用时能够使对方身体能够卡住,并利用弹簧力使对方身体以及手失去活动能力;使用时只需要对准对方上半身向前推拉,瞬间把对方上半身卡住即可达到控制对方活动的目的,使对方无法逃脱并失去暴力,使对方身体以及双手都被控制无法逃脱。在短时间内排除暴力行为,抓捕暴力嫌疑人可以单人完成,并防范了在搏斗中易受伤和消耗体力的问题。
然而上述的反暴力抓捕叉防暴抓捕叉由于其形状固定,不能调节,且其依靠弹力控制暴力分子,因此其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同时满足对身材较胖和身材较瘦的暴力分子的控制,因而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范围较广,能够良好的限制暴力分子行动能够的反暴抓捕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暴抓捕叉,包括用于叉住暴力分子身体的叉头和与所述叉头连接的叉柄,所述叉头为U形的叉头,所述叉头内表面上设置有U形的隐藏槽,所述隐藏槽内隐藏设置有若干气囊组件;
所述气囊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且对称设置在所述隐藏槽内的主气囊,所述主气囊上设置有两根连接管,所述主气囊上还设置有朝向叉头内的柱气囊,所述主气囊的顶端设置有球气囊,所述主气囊和所述球气囊通过所述柱气囊连通;
以所述叉头开口的方向为参考的前面,相邻两个气囊组件通过连接管相连通,且二者间连接有使得气流从靠后的气囊组件流向靠前的气囊组件的流通单向阀,位于叉头的最靠前对称设置的两个气囊组件上未与其它气囊组件连接的连接管分别连接有位于所述叉柄的最前端用于防止暴力分子从叉头内挣脱的对称设置的充气伸缩装置,该连接管上设置有气流流向充气收缩装置的伸缩单向阀,所述充气伸缩装置伸长后能够减小叉头开口的大小进而防止暴力分子挣脱,同时位于最靠后且设置于中部位置的气囊组件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连接有气源装置;
所述气源装置包括与所述进气管连接且隐藏设置在所述叉柄内的储气罐,同时所述储气罐设置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和所述储气罐间连接有充气单向阀,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气体流通和关闭的气流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钶榕,未经杨钶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471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工质余热发电系统
- 下一篇:高速电主轴用测功机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