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早拆机构及模板支撑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47687.9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71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华;孟先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博新型建筑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50 | 分类号: | E04G11/5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孔祥超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自由贸易试验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构 模板 支撑 体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早拆机构及模板支撑体系,早拆机构包括螺杆、矩形顶板、矩形早拆托盘和早拆螺母;早拆托盘上形成有用于主梁定位的定位棱,早拆托盘空套在螺杆上,早拆托盘位于顶板下方,并支撑在早拆螺母上,早拆托盘与螺杆之间形成有托盘升降的导向结构,顶板与早拆托盘之间设有定位板,定位板上设有主梁定位结构;导向结构由相互配合的导向筋和导向槽构成;导向筋由定位板向下延伸,导向槽形成在导管上端管壁上,导向槽呈开口朝上的U形槽结构。模板支撑体系包括前述早拆机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早拆机构结构简单、加工和操作方便,支撑强度好,使用寿命长;支撑体系稳定性好、无拆装安全隐患,且搭设难度低、效率高,施工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特别涉及一种早拆机构及模板支撑体系。
背景技术
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混凝土整体浇筑时,需要通过支撑体系搭设模板予以完成。为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支撑体构件周转率是其中的有效措施之一。为此,具有早拆功能的支撑体系被普遍运用于施工实践中,其中,早拆通常通过早拆头或早拆机构实现体系中支撑梁的早拆,继而完成模板早拆。中国专利公告号CN 104675145A,公告日期2015年6月3日,发明创造名城“一种浇筑混凝土楼板及梁底模板支撑体系”。该专利的技术方案中的早拆托盘升降导向通过锁销和腰槽配合形成,锁销横贯在螺纹结构可升降支撑柱上,腰槽形成在托盘的导管上,从而降低了可升降支撑柱的强度,带来寿命降低隐患;同时,主梁仅搭接在托盘上,虽然二者之间具有卡合定位结构,但该结构仅仅位于主梁端头下部,导致主梁存在较大幅度的倾斜隐患,存在稳定性差的缺陷。为此,需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简易早拆机构,该早拆机构通过定位板设置阻止主梁倾斜的定位结构,确保主梁连接稳固,提高体系支撑稳定性;同时,托盘升降导向结构形成在托盘的导管与定位板之间,不会对螺杆形成横贯性伤害,可提高螺杆强度,降低早期折断风险,延长使用寿命。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前述早拆结构的楼板支撑体系,以在混凝土楼地板浇筑过程中获得可靠支撑。
为实现第一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早拆机构,包括螺杆、矩形顶板、矩形早拆托盘和早拆螺母;顶板固定连接在螺杆顶端;早拆托盘的两平行边上形成有用于主梁定位的定位棱,早拆托盘通过中部形成的导管结构空套在螺杆上,早拆托盘位于顶板下方,并支撑在所述早拆螺母上,早拆托盘与所述螺杆之间形成有用于早拆托盘升降的导向结构,以使早拆托盘的矩形四边与顶板的矩形四边对应平行;所述顶板与早拆托盘之间设有定位板,定位板上设有阻止主梁倾翻的主梁定位结构;所述导向结构由相互配合的导向筋和导向槽构成;导向筋由所述定位板向下延伸,导向槽形成在所述导管上端管壁上,导向槽呈开口朝上的U形槽结构并贯穿所述上端管壁。
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通过定位板设置阻止主梁倾翻的定位结构,确保主梁连接稳固,提高体系支撑稳定性;早拆托盘升降导向结构由相互配合的导向筋和导向槽构成;导向筋由定位板向下延伸,导向槽形成在导管上端管壁上,导向槽呈开口朝上的U形槽结构并贯穿上端管壁。其不需在螺杆上加工横向贯穿孔,不会对螺杆造成强度损害,可有效延长螺杆及早拆结构使用寿命。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导向功能可靠,操作方便。更重要的是,通过在顶板下方设置定位板,在主梁顶面不高于定位板顶面的情况下,可形成主梁顶面低于顶板顶面,从而在搭设支撑体系时,次梁可直接放置在主梁上即可,不需对正,也不需在主梁与次梁之间设置连接结构,可极大地简化主梁、次梁结构,大幅降低制造难度和制造成本,大大提高搭拆效率,降低建筑施工成本。其中次梁可采用方形、矩形或圆形管材,也可采用方料、板条料等,只需满足承载强度即可。最好,定位筋也与螺杆焊接固定。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向筋呈三角形加强筋板结构。可增大定位板刚性和强度,降低变形隐患,提高定位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特别是同时焊接在螺杆和定位板上,且强度和刚性增强效果更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博新型建筑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泰博新型建筑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476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