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钢渣、矿渣的活性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48463.X | 申请日: | 201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2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静;谢昊;刘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成弘建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12 | 分类号: | C04B24/12;C04B20/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刘艳艳;董建林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钢渣 矿渣 活性 增效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钢渣、矿渣的活性增效剂,由三乙醇胺、甘油、催化剂、碱、无机盐和水反应复配混合而成,其原料组成为:改性三乙醇胺为8%~15%,碱为3%~8%,三乙醇胺为6%~15%,无机盐为15%~29%,余量为水,总量100%;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使用了根据需求合成的助剂其化学稳定性好、不含有腐蚀设备的卤素离子,一方面使粉磨过程中钢渣粉和矿渣粉的比表面积增大,使钢渣内部晶体变化,晶格产生位移缺陷,生成易溶于水的的非晶格结构,使水可以进入内部加速内部钙离子的溶解水化,生成C‑S‑H胶凝体系,从而提高强度。另一方面立磨的烘干温度都在240~300℃之间挥发速度很慢,能够起到助磨作用,激发复合矿渣的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钢渣、矿渣的活性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矿渣和钢渣都是炼钢工业产生的废渣。迄今为止矿渣被广泛应用于水泥混凝土行业,但是钢渣却很少被利用,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能够直接处理,而生产出来的这些钢渣,通常的处理方法都是利用装载车、电铲等设备挖掘装车,再送至弃渣场填埋,这样的渣填埋占用大量土地,且对钢渣中的可回收物质又不能充分利用,浪费了资源的同时,也容易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和污染。而且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与熟料相似,矿渣的早期活性较低,后期活性很高,钢渣的活性比矿渣的低,所以利用起来困难比较多。
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减排呼声高涨的背景下,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不必要的能源浪费,是相对较好,见效较快,比较实际可行的节能减排方式。现有技术虽然有各种功能助磨剂,但由于只能适用于球磨不能适用于立磨,还有的不考虑成本,价格昂贵不适合于实际应用,而且现有添加剂较多采用含有卤素离子的化合物,对设备腐蚀严重。更有甚者还加入了有毒有害的物质在燃煤助燃剂中。例如:
中国专利CN105731855 立磨矿渣助磨剂,由无机盐氯化钙和多元醇以及聚合多元醇组成,仅只有助磨作用,而且氯化钙含有大量的卤素离子对设备腐蚀很严重。
上述现有技术,都会有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因此,需要开发一种高效、价廉、真正稳定能够长期有效的矿渣钢渣混合立磨助磨剂,提高助磨作用,激发复合矿渣的活性。
发明内容
目的: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钢渣、矿渣的活性增效剂,能够使矿渣激发钢渣活性,其化学稳定性好,掺加量低,无毒无污染,能够使粉磨过程中钢渣粉和矿渣粉的比表面积增大,使钢渣内部晶体变化,晶格产生位移缺陷,生成易溶于水的的非晶格结构,使水可以进入内部加速内部钙离子的溶解水化,生成C-S-H胶凝体系,从而提高强度。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钢渣、矿渣的活性增效剂,由三乙醇胺、甘油、催化剂、碱、无机盐和水反应复配混合而成,其原料组成为:改性三乙醇胺为8%~15%,碱为3%~8%,三乙醇胺为6%~15%,无机盐为15%~29%,余量为水,总量100%;所述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所述改性三乙醇胺为三乙醇胺和甘油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反应制得。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用于钢渣、矿渣的活性增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乙醇胺质量纯度为85%~99%。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用于钢渣、矿渣的活性增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甘油质量纯度为95%~99%。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用于钢渣、矿渣的活性增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浓硫酸。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用于钢渣、矿渣的活性增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碱为片碱氢氧化钠。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用于钢渣、矿渣的活性增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盐为硫代硫酸钠和醋酸钠。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的用于钢渣、矿渣的活性增效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成弘建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成弘建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484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密闭式半真空排污系统
- 下一篇:缝纫机外置回油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