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动轮的轮毂组件、电动轮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50392.7 | 申请日: | 201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61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求;孙逢春;王志福;陈建文;文孟权;杨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B27/00 | 分类号: | B60B27/00;B60K7/00;B60K1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郎坚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动轮 轮毂 组件 车辆 | ||
1.一种用于电动轮的轮毂组件,
电动轮包括轮毂电机、行星减速器、轮毂组件、轮毂制动器和轮辋;
所述行星减速器的输入为太阳轮,输出为行星架;
所述轮毂组件包括:轮毂、内筒状部和外筒状部和轮毂轴承;
内筒状部和电机轴身端盖法兰固定连接;外筒状部和轮毂固定连接;所述内筒状部位于所述外筒状部内,所述外筒状部相对于所述内筒状部转动连接;
轮毂制动器的壳体连接于电机轴身端盖法兰,轮毂制动器的制动盘与所述轮毂固定连接;
其特征在于:
轮辋包括外轮辋和内轮辋,内轮辋具有朝向车轮中心的凸缘状的内轮辋安装法兰,所述外轮辋具有朝向车轮中心的凸缘状的外轮辋安装法兰;所述内轮辋安装法兰内侧依次设置行星架安装法兰和轮毂的连接端面;其中轮辋螺栓连接内、外轮辋;轮毂螺栓连接内、外轮辋、行星架安装法兰和轮毂的连接端面;
在外轮辋、内轮辋的同一圆周上均布两组彼此相间的螺栓孔,分别是轮辋螺栓安装扩口和轮毂螺栓安装孔;行星架安装法兰和轮毂的连接端面的相同半径的圆周上均布两组彼此相间的轮辋螺栓布置扩口和轮毂螺栓沉头孔;轮辋螺栓安装扩口的中心和轮辋螺栓布置扩口的中心所在的轴向和径向位置相同;轮辋螺栓安装扩口位置安装轮辋螺栓,轮辋螺栓的螺栓头或其紧固螺母容纳在轮辋螺栓布置扩口形成的空间内,实现外轮辋和内轮辋的紧固连接;轮毂螺栓穿过轮毂螺栓安装孔和轮毂螺栓沉头孔,实现外轮辋、内轮辋、行星架安装法兰和轮毂的连接端面的紧固连接,进而紧固轮辋、行星减速器行星架和轮毂;
轮毂电机动力通过轮毂电机转子轴,经由半轴,至行星减速器减速增扭后由行星架传递到轮毂螺栓连接处,传递至轮毂;
机械制动力通过轮毂将制动力传递到轮毂螺栓连接处,传递至轮辋;
地面对轮辋的载荷通过轮毂螺栓作用在轮毂上;
整车施加在悬架的力,依次经过悬架摆臂、电机转向节端盖、轮毂电机外壳、电机轴身端盖法兰、传递至内筒状部和外筒状部进行分流,再汇聚至轮毂,最终传递至轮辋,以此实现电动轮的承载力传递;
地面作用于轮辋的力,经由轮毂传递至内筒状部和外筒状部进行分流,再汇聚至电机轴身端盖法兰,依次经轮毂电机外壳和电机转向节端盖、悬架摆臂传递至悬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身端盖法兰与电机水套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组件,其特征在于:内筒状部和电机轴身端盖法兰是分体部件或一体成型部件;外筒状部和轮毂是分体部件或一体成型部件。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轮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电机转子轴与太阳轮通过半轴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电机转子轴与太阳轮通过位于内筒状部内的半轴连接。
6.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轮毂组件,其特征在于:行星减速器还包括齿圈固定架,所述齿圈固定架一端与齿圈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内筒状部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轮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状部和所述外筒状部之间通过两个圆锥滚子轴承可相互转动地连接,轮辋中心线落在所述两个圆锥滚子轴承之间。
8.一种电动轮,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轮毂组件。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轮毂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5039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巡检系统用通勤工具
- 下一篇:一种具有大变速比行星减速器的电动轮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