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阵列凹坑压制装置及阵列凹坑的压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50670.9 | 申请日: | 201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67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肖旭东;童鑫;李言;杨明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22/04 | 分类号: | B21D22/04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谈耀文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凹坑 长杠杆 压制装置 压制 加工 压制力 阵列形式 支撑 步骤实施 尺寸确定 方法使用 一端设置 夹板 连接端 装夹板 传动 坑点 装夹 取出 记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阵列凹坑压制装置,包括支撑部分,包括支撑部分和长杠杆,支撑部分连接于长杠杆的一端,长杠杆上靠近长杠杆与支撑部分的连接端设置有压制部分,长杠杆上靠近长杠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传动部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阵列凹坑的压制方法,该方法使用上述的阵列凹坑压制装置,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装夹板料;步骤2:使用不同的压制力对夹板料进行压制,并记录符合要求的凹坑所需的压制力;步骤3:根据零件尺寸确定坑点的加工阵列形式和加工范围;步骤4:装夹所要加工的工件;步骤5:启动阵列凹坑压制装置,根据设置好的压制力和加工阵列形式及范围对工件进行加工。步骤6:加工结束后,关停阵列凹坑压制装置,取出工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金属零件表面压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阵列凹坑压制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阵列凹坑的压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对工件进行加工时,为提高工件的机械特性,通常会对工件表面做凹陷处理,现有技术中常会使用喷丸装置对工件表面进行喷丸处理,喷丸装置先将工件固定,然后通过喷嘴对工件进行喷丸,在喷丸过程中通过调整工件位置来实现对工件表面不同位置的喷丸处理,但工件表面在加工过程中接受到每个弹丸的撞击状况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利用喷丸装置加工工件无法使工件表面受到均匀的撞击,而且弹丸的撞击位置并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阵列凹坑压制装置,实现对工件表面精准地压制阵列凹坑。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制阵列凹坑的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阵列凹坑压制装置,包括支撑部分和长杠杆,支撑部分连接于长杠杆的一端,长杠杆上靠近长杠杆与支撑部分的连接端设置有压制部分,长杠杆上靠近长杠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传动部分。
本发明第一种技术方案的特点还在于:
支撑部分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挡板,挡板底部均设置有支座。
支座设置有四个,分别位于两个挡板两端的底部。
压制部分包括“凹”型导向槽块,导向槽块通过螺栓固定在两个平行挡板之间,且导向槽块开口向下,导向槽块两侧均设置有导向通孔槽,导向槽块上位于两个导向通孔槽上方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弹簧挂杆,两个导向通孔槽中均放置有第二弹簧挂杆,同侧的第二弹簧挂杆与第一弹簧挂杆均通过弹簧连接,两个第二弹簧挂杆与上压柱板两侧固接,长杠杆两侧通过螺栓分别固定有施压辊子,施压辊子底面均与所述上压柱板上表面接触,上压柱板下表面固接有上压柱,上压柱连接有下压柱,下压柱底端设置有压头,压头下方设置有底座,底座通过十字滑轨连接有工作台,工作台上表面固定有工件夹具。
工件夹具包括工件固定座,工件固定座一侧设置有尖顶底座,尖顶底座一端设置有尖顶,工件固定座设置有横截面为梯形的放置凹槽,放置凹槽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放置凹槽的另一端与所述尖顶相对。
上压柱与下压柱相对的一端各自对应设置有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通过螺栓与螺母紧固,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的扣合空间中设置有力传感器,且力传感器与压头连接。
传动部分包括电机支座,电机支座通过电机旋转轴分别与两个挡板相连,电机支座中沿其长向设置有丝杆,且丝杆上端伸出电机支座并穿过长杠杆,丝杆通过丝杆螺钉和丝杆螺母与长杠杆活动连接,丝杆下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电机轴,电机支座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横截面为“工”字形状的丝杆护板,两个丝杆护板分别位于所述丝杆两侧,丝杆护板上表面设置有盖板,电机支座下表面固定有电机,且电机与电机轴连接。
本发明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一种阵列凹坑的压制方法,该方法使用第一种技术方案的阵列凹坑压制装置实现阵列凹坑的压制,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装夹板料;
步骤2:使用不同的压制力对夹板料进行压制,并记录符合要求的凹坑所需的压制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506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