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泵用的桥式双向自复叠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50742.X | 申请日: | 201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2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勤;罗介霖;陈福胜;刘轶伦;陈光明;杨定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上海利正卫星应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0/02 | 分类号: | F25B30/02;F25B47/02;F25B4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何彬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复叠系统 桥式 正向 除霜循环 回路循环 切换装置 热泵系统 运行效率 制热循环 自复叠 热泵 制热 加热技术领域 流向切换装置 室外换热器 压缩机输出 桥式连接 大温差 热源 除霜 构建 结霜 流动 室内 应用 | ||
1.一种热泵用的桥式双向自复叠系统,基于非共沸混合工质,其特征在于,包括:
正向回路,包括通过管路连接成自复叠流程回路的压缩机、室内换热器、精馏柱、回热单元、制热节流装置及室外换热器,所述回热单元包括混合节流装置及相互串联的第一回热器与第二回热器;
反向回路,包括通过管路连接成自复叠流程回路的所述压缩机、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精馏柱、所述回热单元、除霜节流装置及所述室内换热器;
流向切换装置,用于有选择地切换从所述压缩机输出工质的流向以允许工质朝所述正向回路循环流动而形成制热循环或朝所述反向回路循环流动而形成除霜循环,包括桥式连接结构;
所述桥式连接结构包括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一端口连通的内切换端口,与所述第二回热器的热流体通道的出口端连通的入口端及与所述精馏柱的进口端连通的排出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一端口连通的外切换端口,位于所述内切换端口与所述排出端间的单向阀,位于所述内切换端口与所述入口端间的所述除霜节流装置与截止阀,位于所述外切换端口与所述排出端间的单向阀,及位于所述外切换端口与所述入口端间的所述制热节流装置与截止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式双向自复叠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回热器的热流体通道的进口端与所述精馏柱的顶部排气端口连通,冷流体通道的出口端通过所述精馏柱的釜顶换热器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端连通;所述第二回热器的热流体通道的出口端与所述入口端连通,冷流体通道的进口端与所述流向切换装置连通;所述精馏柱的底部排液端口与所述第一回热器的冷流体通道的进口端通过所述混合节流装置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式双向自复叠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向切换装置包括四通阀;
所述四通阀的D端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端连通,E端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口连通,C端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口连通,S端口与所述第二回热器的冷流体通道的进口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桥式双向自复叠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回热器的热流体通道的进口端与所述精馏柱的顶部排气端口连通,冷流体通道的出口端通过所述精馏柱的釜顶换热器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端连通;所述第二回热器的热流体通道的出口端与所述入口端连通,冷流体通道的进口端与所述流向切换装置连通;所述精馏柱的底部排液端口与所述第一回热器的冷流体通道的进口端通过所述混合节流装置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桥式双向自复叠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为变频压缩机或定频压缩机。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桥式双向自复叠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的两端并联有开机保护管路,所述开机保护管路包括储气罐及位于所述储气罐两侧且与其串联的截止阀。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桥式双向自复叠系统,其特征在于:
节流装置为手动膨胀阀、电子膨胀阀、毛细管或热力膨胀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上海利正卫星应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学;上海利正卫星应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5074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泵系统及其启动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冻直埋换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