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缓冲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50849.4 | 申请日: | 201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78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浩力;彭锋;侯建勇;王万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5/06 | 分类号: | B60G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10002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悬架 系统 缓冲 装置 具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缓冲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所述悬架系统缓冲装置包括:车身固定座、转向节固定座、减震器组件和弹性元件组件,减震器组件设置在车身固定座与转向节固定座之间,减震器组件包括:串联设置的第一减震器和第二减震器,第一减震器和第二减震器均包括:减震器外筒和减震器活塞杆,减震器活塞杆在减震器外筒内移动;弹性元件组件包括: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二弹性元件,第一弹性元件设置成在第一减震器处于压缩状态时施加给第一减震器抵抗压缩状态的第一弹力,第二弹性元件设置成在第二减震器处于压缩状态时施加给第二减震器抵抗压缩状态的第二弹力。根据本发明的悬架系统缓冲装置,可有效改善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和驾驶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缓冲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悬架主要由弹性元件、减震器和导向机构组成。由于路面不可能绝对平坦,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垂直反力往往是冲击性的。为了缓和冲击,悬架中必须装有弹性元件(一般轿车采用螺旋弹簧)和阻尼原件(减震器)。为了追求更好的舒适性,我们希望悬架能够“软”一些,但是,为了追求更好的驾驶性,我们却希望悬架能够“硬”一些。对于目前大多数汽车而言,减震器阻尼系数与弹簧刚度都是固定的。即使是变螺距弹簧,刚度的变化也非常有限。这也就造成了采用单一刚度和单一阻尼系数悬架的汽车很难在舒适性和驾驶性上都得到比较优良的性能。随着科技进步,空气悬架、电磁悬架也应用于汽车之中,这些悬架性能优良,但是大多包含电子元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缓冲装置,所述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缓冲装置可有效提高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和驾驶性,且成本较低。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缓冲装置的车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缓冲装置,包括:车身固定座和转向节固定座;减震器组件,所述减震器组件设置在所述车身固定座与所述转向节固定座之间,所述减震器组件包括:上下串联设置的第一减震器和第二减震器,所述第一减震器和所述第二减震器均包括:减震器外筒和减震器活塞杆,所述减震器活塞杆在所述减震器外筒内移动;以及弹性元件组件,所述弹性元件组件包括: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设置成在所述第一减震器处于压缩状态时施加给所述第一减震器抵抗压缩状态的第一弹力,所述第二弹性元件设置成在所述第二减震器处于压缩状态时施加给所述第二减震器抵抗压缩状态的第二弹力。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缓冲装置,利用纯机械结构就实现了缓冲装置刚度、阻尼系数的变化,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通用性强,可以很大地提高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和驾驶性。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缓冲装置,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为弹簧且套设在所述第一减震器外面,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为弹簧且套设在所述第二减震器外面。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缓冲装置,所述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缓冲装置还包括:第一上托盘和第一下托盘,所述第一下托盘固定在所述第一减震器的减震器外筒上,所述第一上托盘可滑动地套接在所述第一减震器的减震器活塞杆上,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上下两端分别止抵在所述第一上托盘和所述第一下托盘上。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缓冲装置还包括:第二上托盘和第二下托盘,所述第二上托盘固定在所述车身固定座上,所述第二下托盘可滑动地套接在所述第一减震器的减震器活塞杆上,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上下两端分别止抵在所述第二上托盘和所述第二下托盘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下托盘包括:环形本体和设置在所述环形本体的外周面上的弹性件挡板,所述弹性件挡板与所述环形本体的外周面之间限定出环形的弹性件容纳槽。
更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本体的上端设置有环形凸块,所述环形凸块与所述环形本体的内壁面间隔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508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蜂蜜花茶的制作工艺
- 下一篇:一种方形电池清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