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豆芋花多糖的抗氧化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51179.8 | 申请日: | 201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06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郑晓冬;楚强;陈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715 | 分类号: | A61K31/715;C08B37/00;A61P39/06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豆芋花 多糖 氧化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豆芋花多糖的抗氧化用途:用于制备神经细胞氧化损伤抑制剂。该豆芋花多糖的制备方法为:1)、豆芋花多糖粗品的制备:将豆芋花和蒸馏水混合后先进行提取,然后打浆、离心、浓缩;在所得的浓缩液中加入乙醇至乙醇终浓度为80±5%,4±1℃下静置24±2h后收集沉淀,得豆芋花粗多糖;2)、豆芋花粗多糖的纯化,包括将豆芋花粗多糖进行活性炭脱色和Sevage法脱蛋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豆芋花多糖的制备方法及其抗氧化应用。
背景技术
豆芋(Apios americana Medikus)原产于北美洲东部的加拿大至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南部地区,属多年生豆科植物(蝶形花科亚科)。其可食用部分为地下块茎,且其蛋白质含量高于其他植物块茎,是一种既营养又有经济价值的作物,因而常被印第安人作为主食。豆芋自2009年国内引种成功,并被逐渐在富阳、金华、龙游、温州等地推广种植。研究表明豆芋不同部位(花、藤、叶、块茎)均含有丰富的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多糖、皂苷、黄酮、异黄酮、维生素C、维生素E和矿物质等成分。其中,豆芋花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同时还含有较高含量的维生素E、总皂苷和异黄酮,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
美国豆芋对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症等现代生活习惯病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多糖是由超过10个的单糖分子聚合而成的一类化合物,由醛醣或酮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植物多糖的糖链结合以β-1,3或β-1,6键为主,有的多糖还带有分支链,整体而言结构较为复杂。多糖的结构与其生物活性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多糖结构的解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多糖。
自由基是由物质在受到外界条件刺激后所产生的原子或基团,并带有非常活跃的未成对电子,容易和其他原子或基团结合,形成稳定的结构。人体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可以产生自由基,主要包括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过氧自由基、过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等,造成一系列的生物反应。当人体处于正常的生理条件下,体内的自由基清除体系(也称抗氧化体系)能够清除过多的自由基,使细胞和组织免受自由基的伤害性攻击;但在病理条件下,人体内源性自由基的产生系统和清除系统失去平衡,致使自由基过剩。过剩的自由基会诱导氧化应激现象,氧化应激能引起生物大分子(如脂类、蛋白质和DNA)的氧化损伤,引起一系列的生物学反应,导致炎症、癌症、心血管病、老年痴呆症(Alzheimer)和衰老等慢性退行性疾病的发生。
抗氧化剂具有清除活性氧和氧自由基的能力,是一类能够阻止或延缓自动氧化的物质,在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抗氧化剂能够清除体内过剩的自由基,使体内自由基的产生系统和清除系统保持动态平衡。流行病学表明,抗氧化剂在预防慢性疾病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由基能够诱导氧化应激反应,补充足够的抗氧化剂能有效阻止或延缓这一反应,可有效地保护人体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所引起的损伤,从而降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慢性疾病的患病率。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谷物、水果和蔬菜中的抗氧化剂能够预防或减少这种潜在的氧化损伤。摄食谷物、水果和蔬菜与降低患癌症等疾病的风险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因此,目前很多营养与保健食品的研究人员都非常关注有关抗氧化和慢性疾病发生及预防的研究与话题,但对于豆芋花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鲜有报道。
《美国豆芋不同部位生化特征成分分析》一文告知了:
测量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和总糖时:粉碎后过0.42mm筛,采用3:500(m/v)加入100℃的蒸馏水,于100℃进行恒温水浴提取。
测量总皂苷、总黄酮和异黄酮含量时:采用1:100(m/v)加入无水乙醇,于60℃恒温水浴3h。
测量VC时:取样品1g,用40ml 0.01mol/L的HCL浸泡于60℃超声40min。
测量VE时,取样品3g,用加入20ml无水乙醇,50℃恒温震荡5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511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