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恒温恒湿恒氧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51358.1 | 申请日: | 201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7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远辉;雷朋飞;高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00;F24F12/00;F24F7/08;F24F13/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刘培培 |
地址: | 51147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恒温 恒湿恒氧 系统 及其 工作 方法 | ||
1.一种恒温恒湿恒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温室;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调温室内;
热回收装置,所述热回收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且所述热回收装置包括回风管道、热回收内机和送风管道,所述回风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调温室内部接通、另一端与所述热回收内机接通,所述送风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热回收内机接通、另一端与所述调温室内部接通;及
地暖装置,所述地暖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用于向所述调温室内供给暖气/冷气;其中,所述热回收内机用于对所述调温室内的空气除湿和升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恒湿恒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回收内机包括机壳及间隔设置于所述机壳内的显热换热器、除湿换热器、风机和载热换热器,所述回风管道的出风口与所述显热换热器的进风口管路连接,所述显热换热器的第一出风口与所述除湿换热器的进风口管路连接,所述风机用于将所述除湿换热器的出风口排出的干燥低温空气送入所述显热换热器内,所述显热换热器的第二出风口与所述载热换热器的进风口管路连通,所述载热换热器的出风口与所述送风管道的进风口管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温恒湿恒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回收外机、冷媒进管和冷媒出管,所述冷媒进管的一端与所述载热换热器接通、另一端与所述热回收外机的第一进风口接通,所述冷媒出管的一端与所述除湿换热器接通、另一端与所述热回收外机的第二进风口接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温恒湿恒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新风组件,所述机壳开设有新风进口,所述新风组件包括新风管道和风阀,所述新风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新风进口接通、另一端与外界环境连通,所述风阀设置于所述新风管道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恒湿恒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暖装置包括地热管、及用于向所述地热管供暖/制冷的地暖机,所述地暖机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地热管铺设于所述调温室的地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恒湿恒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驱控元件和用于检测所述调温室内环境温度的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驱控元件通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恒温恒湿恒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调温室内PM含量的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与所述驱控元件通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恒温恒湿恒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调温室内二氧化碳含量的第三传感器,所述第三传感器与所述驱控元件通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恒湿恒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风管包括位于所述调温室内部的送风段,所述送风段开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出风口,多个所述出风口均匀分布于所述调温室内。
10.一种应用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恒温恒湿恒氧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当恒温恒湿恒氧系统运行在地板制热或制冷模式下,控制装置检测到调温室内的露点温度大于地板温度时,所述控制装置驱控热回收装置开启;
所述调温室内的高温潮湿空气经由回风管道进入热回收内机内进行除湿、升温,之后由送风管道重新送入所述调温室内;同时,所述控制装置同步检测所述调温室内的温度是否达到制热/制冷目标温度以及露点温度是否小于地板温度,若否,则所述控制装置驱控地暖装置开启向所述调温室内供给暖气/冷气;若是,则所述控制装置驱控所述地暖装置和热回收装置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5135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空调装置
- 下一篇:低温辐射型空调用新风除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