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盘制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51382.5 | 申请日: | 201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56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C·施坦贝格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55/38 | 分类号: | F16D55/38;F16D65/16;F16D65/853;F16D12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苏娟;王菲 |
地址: | 德国腓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器 | ||
1.多盘制动器,其具有:彼此同轴的第一摩擦片组组件(6)和第二摩擦片组组件(7),所述第一摩擦片组组件(6)由不能相对旋转的、能轴向移动的第一外摩擦片组和与能旋转地驱动的第一轴(13)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相连接的、能轴向移动的第一内摩擦片组组成,所述第二摩擦片组组件(7)由不能相对旋转的、能轴向移动的第二外摩擦片组和与相对于所述第一轴(13)同轴的、能旋转地驱动的第二轴(14)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相连接的、能轴向移动的第二内摩擦片组组成,其中,所述第一摩擦片组组件(6)和所述第二摩擦片组组件(7)被共同的罩壳(15、16)包围;执行器,所述执行器轴向地布置在所述第一摩擦片组组件(6)和所述第二摩擦片组组件(7)之间,并且能由所述执行器轴向地加载所述摩擦片组组件(6、7)的第一内摩擦片组和第一外摩擦片组以及第二内摩擦片组和第二外摩擦片组;冷却装置,能由所述冷却装置将冷却流体流径向地从内引导通过所述摩擦片组组件(6、7),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执行器的至少一个构件中构造有径向输送通道(31),能通过径向输送管路(26)将冷却流体输送到所述径向输送通道(31)的径向外端部,并且所述径向输送通道(31)的径向内端部与至少一个输出管路相连接,所述输出管路通入在所述第一轴(13)和所述第二轴(14)中的第一和/或第二同轴孔(35、35')中,其中,在所述第一轴(13)以及在所述第二轴(14)中构造有一个或多个径向流出通道(36、36'),所述径向流出通道(36、36')从所述第一同轴孔(35)引导到所述第一内摩擦片组并且从所述第二同轴孔(35')引导到所述第二内摩擦片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盘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罩壳(15、16)中,沿径向在所述摩擦片组之下布置有冷却流体底壳(28),该冷却流体底壳具有冷却流体排出部(27),通过所述冷却流体排出部(27)能导出冷却流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盘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器是球式斜坡执行器(8),其具有两个同轴地并排布置的操纵盘(17、17'),能由操纵装置使所述操纵盘(17、17')轴向地远离彼此运动,其中,一个或多个所述径向输送通道(31)构造在一个或两个操纵盘(17、17')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盘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管路构造成T形(30)并且所述“T”的侧分支分别伸入一个同轴孔(35、35')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盘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管路利用其沿径向指向外的端部插入在所述执行器的构件中的径向输送通道(31)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盘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路(26)在所述执行器的构件的每个工作位置中都与所述径向输送通道(31)的径向外端部完全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盘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执行器的构件的工作位置,所述输送管路(26)与所述径向输送通道(31)的径向外端部完全或部分地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盘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流体排出部(27)通过排出管路与所述冷却装置的输送管路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盘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管路与冷却流体泵的吸入接口相连接并且所述冷却流体泵的压力接口与所述冷却装置的输送管路(26)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盘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出管路中或在所述输送管路(26)中布置冷却流体冷却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盘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流体泵的供给流是能调节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未经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5138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