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电制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52092.2 | 申请日: | 201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98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延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洪延 |
主分类号: | F25B43/00 | 分类号: | F25B43/00;F25D3/00;F03D9/11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杜鹃花 |
地址: |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华阳***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电 制冷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电制冷装置,属于发电装置领域,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利用基于相变介质的热量传输装置中的热量;其结构包括发电装置和自吸式传热装置,发电装置为主要由风轮、发电机和储能电池组成的风力发电装置;自吸式传热装置包括相变介质以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放热罐体、储液罐体和吸热罐体,吸热罐体和放热罐体均为导热罐体,吸热罐体的出气口和放热罐体的进气口之间连通有导气管,放热罐体的出液口和储液罐体的进液口之间连通有导液管,储液罐体的出液口和吸热罐体的进液口之间连通有输液管;风轮设置在导气管内气体单向阀的出口处,风轮的转轴穿出导气管并与发电机的输入端连接,发电机的输出端与蓄电装置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电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发电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能源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使用或者生产环保无污染的新能源是新趋势,将日常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存储起来,是生产新能源的方式之一。如2015年5月27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204359009U的中国专利,提出一种应用于制冷系统中的叶轮式发电节流装置,所述制冷系统的冷凝器出口管路与蒸发器的入口管路之间通过管径大于原管路的弯管变径连接,弯管内设置有垂直于介质流向的轴流式叶轮组,弯管中顺应介质流向设置有穿过轴流式叶轮中心的轴,轴位于弯管内的一端通过支撑板设置在弯管前端,轴与支撑板之间通过轴承和轴套连接;轴的另一端伸出弯管的拐弯部连接发电机,发电机轴上设置有小齿轮,小齿轮与轴外端端部的大齿轮相啮合;轴与弯管拐弯部的弯壁之间通过密封轴承和轴套定位。
基于相变介质的蓄热和放热实现的热量传输装置中,液相的介质变为气相的介质时体积增大进而产生动力,在热量传输过程中该动力没有被利用而损失了,如何将该动能转化为电能存储起来,是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发电制冷装置,来利用基于相变介质的热量传输装置中的热量。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
发电制冷装置,包括发电装置和自吸式传热装置,发电装置为主要由风轮、发电机和储能电池组成的风力发电装置;自吸式传热装置包括相变介质以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放热罐体、储液罐体和吸热罐体,吸热罐体和放热罐体均为导热罐体,吸热罐体上开设有出气口和进液口,放热罐体的底部以及储液罐体的底部均开设有出液口,放热罐体上还开设有进气口,储液罐体上还开设有进液口,吸热罐体的出气口和放热罐体的进气口之间连通有导气管,放热罐体的出液口和储液罐体的进液口之间连通有导液管,储液罐体的出液口和吸热罐体的进液口之间连通有输液管,吸热罐体和储液罐体内均设置有液相的相变介质;导气管内设置有气体单向阀,气体单向阀用于实现气相的相变介质由吸热罐体至放热罐体的单向流动,吸热罐体的进液口处设置有用于导通或闭合输液管的联动开关,联动开关与气体单向阀连接,气体单向阀导通时能够带动联动开关导通,气体单向阀闭合时能够带动联动开关闭合;发电机和储能电池设置在导气管的外侧,风轮设置在导气管内气体单向阀的出口处,风轮的转轴通过轴承固定在导气管的管壁上,风轮的转轴穿出导气管并与发电机的输入端连接,发电机的输出端与蓄电装置连接。
其中,自吸式传热装置中,吸热罐体放置于待吸热产品或设备处,吸热罐体内液相的相变介质吸收热量气化为气相的相变介质,当吸热罐体内气相的相变介质积累到一定量后,导气管内气体单向阀导通,则气相的相变介质由吸热罐体通过导气管流入放热罐体内,放热罐体内气相的相变介质放热液化为液相的相变介质,且放热罐体内液相的相变介质通过导液管流入到储液罐体内,在气体单向阀导通的同时,联动开关开启,输液管导通,储液罐体内液相的相变介质可由输液管流入到吸热罐体内,从而相变介质在上述吸热罐体、导气管、放热罐体、导液管、储液罐体以及输液管组成的传热循环回路中流动,在无外力的辅助下,相变介质可在传热循环回路中进行物态变化和流动;在导气管内,气相的相变介质流动过程中,带动风轮转动,转动的风轮与发电机和储能电池配合可将气相的相变介质的动能转换为电能存储在储能电池中,环保、无污染地产生电能,并且避免动能的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洪延,未经张洪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520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换热器、空调器和制冷设备
- 下一篇:自然冷却机组的控制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