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着色渗透探伤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52601.1 | 申请日: | 201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2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徐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宏达探伤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91 | 分类号: | G01N21/91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1523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着色 渗透 探伤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渗透探伤剂,具体涉及一种高温着色渗透探伤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液体渗透探伤方法是现代无损检测中一种重要方法,成为提高产品质量,维护设备安全,防止产业灾害事故的一种重要手段。
渗透检测的基本原理是将渗透液渗进细裂缝中,然后用清洗液将旁边多余渗透液清洗干净,保证只有细裂缝中存在渗透液,然后通过显像液对裂纹位置进行显示。然而现有常用的渗透探伤剂只能检测表面温度处于-10℃~70℃的工件,若施加到高温表面,其配方中很多成分稳定性低,容易出现气泡,蒸发甚至冒烟燃烧的现象,然而在现有检测中常常会遇到高温工件,原先最常见的做法是让工件停职原本工作,进行降温至70℃以下在进行检测。
然而有一些工件一定要在高温下进行渗透检测,如发电站,石油化工,其一旦运行中途就无法停止,而其内部的锅炉,管道必须要定期进行检修,以确保安全,此时就要面对高温下探伤检测。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温着色渗透探伤剂,其可以满足150℃高温下的渗透检测,无需设备停产检测,极大的提高了检测效率及精确度。
技术方案:一种高温着色渗透探伤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苯二甲酸二异辛酯35~60份,聚氧乙烯脂肪酸酯6~12份,的士宁25~40份,表面活性剂5~20重量份,硒氮红1~4份及推进剂0.7~1.2份。
进一步,该渗透探伤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苯二甲酸二异辛酯40~50份,聚氧乙烯脂肪酸酯8~10份,的士宁30~35份,表面活性剂10~15重量份,硒氮红2~3份及推进剂0.8~1.0份。
一种高温着色渗透探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所述质量份数的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的士宁,表面活性剂,硒氮红,推进剂及部分量的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相混合,并打浆形成浆状物;
(2)在步骤(1)中添加剩余的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置于加热反应釜内,在400℃下搅拌10min,然后停止加热,继续搅拌至降温至250℃停止搅拌;
(3)将步骤(2)的混合物通过200目的筛网进行过滤,然后冷却至室温获得高温着色渗透探伤剂;
(4)将所述渗透探伤剂充入气罐内保存。
有益效果:本发明所揭示的一种高温着色渗透探伤剂,可以满足150℃高温下的渗透检测,无需设备停产检测,极大的提高了检测效率,同时其可以实现1μm宽的裂缝,探测精确度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高温着色渗透探伤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苯二甲酸二异辛酯35~60份,聚氧乙烯脂肪酸酯6~12份,的士宁25~40份,表面活性剂5~20重量份,硒氮红1~4份及推进剂0.7~1.2份。
一种高温着色渗透探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所述质量份数的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的士宁,表面活性剂,硒氮红,推进剂及部分量的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相混合,并打浆形成浆状物;
(2)在步骤(1)中添加剩余的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置于加热反应釜内,在400℃下搅拌10min,然后停止加热,继续搅拌至降温至250℃停止搅拌;
(3)将步骤(2)的混合物通过200目的筛网进行过滤,然后冷却至室温获得高温着色渗透探伤剂;
(4)将所述渗透探伤剂充入气罐内保存。
实施例1:
一种高温着色渗透探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氧乙烯脂肪酸酯6份,的士宁25份,表面活性剂5重量份,硒氮红1份,推进剂0.7~份及苯二甲酸二异辛酯20份相混合,并打浆形成浆状物;
(2)在步骤(1)中添加15份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置于加热反应釜内,在400℃下搅拌10min,然后停止加热,继续搅拌至降温至250℃停止搅拌;
(3)将步骤(2)的混合物通过200目的筛网进行过滤,然后冷却至室温获得高温着色渗透探伤剂;
(4)将所述渗透探伤剂充入气罐内保存。
实施例2:
一种高温着色渗透探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氧乙烯脂肪酸酯9份,的士宁30份,表面活性剂13重量份,硒氮红3份,推进剂1.02份及苯二甲酸二异辛酯35份相混合,并打浆形成浆状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市宏达探伤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市宏达探伤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526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