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共享通道的电能与电磁信号短程无线传输系统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753097.7 申请日: 2017-08-29
公开(公告)号: CN107425884A 公开(公告)日: 2017-12-01
发明(设计)人: 梅钟可;耿军平;郑龙席 申请(专利权)人: 西北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H04B5/00 分类号: H04B5/00;H02J50/05;H02J50/10
代理公司: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61204 代理人: 金凤
地址: 710072 ***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共享 通道 电能 电磁 信号 短程 无线 传输 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无线传输领域,尤其是一种电能与电磁信号的无线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能量传输的实现方式大致分三种,即基于电磁感应、基于磁共振耦合和基于微波或飞秒激光的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对于短距离的能量传输多用电磁感应或磁共振耦合理论来设计发射接收天线,但近场磁场耦合的方法所用线圈尺寸大,传输效率低,不适用于车载。在多频无线传输方面,为达到在两个频率同时阻抗匹配,一般使用多个线圈分别传输不同频率信号能量,而多个线圈同时传输不同频率能量时产生的寄生耦合严重降低能量的传输效率和增大装置总体积。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2013年W Wei等人在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Propagation,2013,62(1):411-419发表了“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Double Spiral Resonator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提出了可在13.56MHz实现最远20厘米的高效率能量传输,传输效率95%,但两个线圈直径达30厘米,且无法实现多频率能量传输,很难在汽车上实现应用。2016年D Ahn等人在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2016,31(7):5018-5029上发表了“Wireless Power Transfer With Concurrent 200-kHz and 6.78-MHz Operation in a Single-Transmitter Device”,文中使用两套线圈来同时无线传输两个频率的能量,提出了一种新电路拓扑将两套线圈间的寄生现象与涡流损耗产生的效率降低最小化,低至1.3%到4.2%,同时能量传输装置总大小只增加10%。实现了在25mm距离时,6.78MHz与200kHz双频传输效率可达到78%与70.6%。但装置总大小仍有12.5×8.9平方厘米,新拓扑仅解决了发射或接收某一端的面积节省问题,且低频段能量传输效率不理想,能量耗费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在近场的传输环境下,由于电磁耦合的特性,缩小发射接收线圈的大小会降低电能的传输效率,尤其是低频段的传输效率,于是在电磁耦合的基础上加入电场耦合,即加大线圈导线的面积,缩小空心的半径从而加大了发射接收端正对面积,使得在不增加体积的情况下,电容变大,容抗减小,最终提高整体,尤其是低频段的能量传输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共享通道的电能与电磁信号短程无线传输系统中,发射端信号源为DC电源,DC电源发射信号通过DC-AC转换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交流电通过环行器后经过发射端的1号天线发射信号,信号穿过介质到达接收端的2号天线,2号天线收到的信号经过低频滤波器滤波后到达整流器,整流器将信号从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为低噪声放大器供电,接收端的接收天线接收到通信信号后通过低噪声放大器进行放大,放大后的信号通过接收端的环行器进入2号天线后发射,接收端的1号天线接收到通信信号后,通过环行器进入高频滤波器进行滤波,滤波后的信号到达接收机。

所述的1号天线和2号天线为印刷在电路板上的多匝螺线圆环,圆环间的间隔小于导线宽度,导线宽度为1mm,且螺线圆环的空心半径小于1号天线和2号天线整个圆环半径的1/3,1号天线和2号天线平行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融合了线圈间的互感耦合传输与平行板电容之间的电场耦合传输两种传输方式,使得双频传输的效率在装置总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得到很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无线充电系统原理框图,其中LNA为低噪声放大器。

图2为本发明无线充电系统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在1号天线和2号天线半径为4.9cm,匝数为24时的输入回波损耗,图4(b)为本发明在1号天线和2号天线半径为4.9cm,匝数为24时的正向传输系数。

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在10MHz-250MHz的输入回波损耗,图5(b)为本发明实施例在10MHz-250MHz的正向传输系数,图5(c)为本发明实施例在10MHz-250MHz的输出回波损耗。

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在1400MHz-1450MHz的输入回波损耗,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在1400MHz-1450MHz的正向传输系数,图6(c)为本发明实施例在1400MHz-1450MHz的输出回波损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530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