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井下蒸汽生成器模拟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53656.4 | 申请日: | 201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7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波;李罗鹏;孙晓东;邱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7107 | 代理人: | 罗文远 |
地址: | 26658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井下 蒸汽 生成器 模拟 装置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开采模拟装置及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新型井下蒸汽生成器模拟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稠油油藏的采收率,目前最常用的稠油热采方式为蒸汽吞吐以及蒸汽驱,蒸汽吞吐就是先向油井注入一定量的蒸汽,关井一段时间,待蒸汽的热能向油层扩散后,再开井生产的一种开采重油的增产方法。蒸汽吞吐作业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注汽、焖井及回采。蒸汽驱采油是稠油油藏经过蒸汽吞吐采油之后,为进一步提高采收率而采取的一项热采方法,蒸汽驱采油就是由注入井连续不断地往油层中注入高干度的蒸汽,蒸汽不断地加热油层,从而大大降低了地层原油的粘度。注入的蒸汽在地层中变为热的流体,将原油驱赶到生产井的周围,并被采到地面上来。
蒸汽吞吐以及蒸汽驱两种热采方式都需要进行注气工艺,目前现有的供气系统运行存在很多问题,一是结构复杂:主要包括蒸汽锅炉、地面螺杆泵驱动装置,井口密封器、注汽井口、隔热油管、热采封隔器等,整个系统运行复杂成本高;二是热采设备维护成本高:现有的供气系统在长时间使用后,在蒸汽锅炉内会产生结垢,结垢会影响蒸汽锅炉的热效率;二是热量损失严重,注气管道在通向重油层的过程中,蒸汽会在地下水层处产生冷凝,造成热量的大量损失,地面注汽锅炉在生成蒸汽的过程中也会造成大量的热量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新型井下蒸汽生成器模拟装置及使用方法,解决了现有供气系统的各种问题,提高蒸汽吞吐以及蒸汽驱的热量使用效率。
本发明提到的一种新型井下蒸汽生成器模拟装置,包括试验台(1)、动力系统(2)、蒸汽生成系统(3),所述试验台(1)上安装固定动力系统(2)和蒸汽生成系统(3),所述试验台(1)主要由支持机构(1-1)、蒸汽生成器座(1-2)、电机座(1-3)组成,为整个实验系统的平稳运行提供基础;所述动力系统(2)主要由变速电动机(2-1)、电动机安装座(2-2)、大带轮(2-3)组成,变速电动机(2-1)通过电动机安装座(2-2)安装在电机座(1-3)上;所述蒸汽生成系统(3)主要包括蒸汽生成器(3-1)、蒸汽生成器安装座(3-2)、小带轮(3-3)组成,蒸汽生成器(3-1)通过蒸汽生成器安装座(3-2)固定,动力系统(2)的大带轮(2-3)带动蒸汽生成系统的小带轮(3-3)旋转,小带轮(3-3)带动蒸汽生成器(3-1)的转子高速旋转,进而带动转子表层深孔空化作用,将水的动能转变为热能,将泵入水加热成水蒸汽。
优选的,上述蒸汽生成器(3-1)包括主轴(4-1)、前轴承压盖(4-2)、后轴承压盖(4-3)、蒸汽生成器主体(4-4)、进水口(4-5)、间隙外壳(4-6)、一级外壳端盖(4-8)、外壳端盖(4-9)、出口水管接头(4-10)、轴承转轴(4-11)、转子主体(4-12)、深沟球轴承(4-13)、全螺纹连接(4-15),所述主轴(4-1)的一端由小带轮(3-3)驱动,为蒸汽生成器(3-1)提供动力,蒸汽生成器主体(4-4)的上侧设有进水口(4-5),蒸汽生成器主体(4-4)的两侧分别设有前轴承压盖(4-2)和后轴承压盖(4-3),且主轴(4-1)的两端分别设有为主轴提供支撑的深沟球轴承(4-13),所述主轴(4-1)的另一端连接转子主体(4-12),所述转子主体(4-12)的外侧套有间隙外壳(4-6),并且与一级外壳端盖(4-8)配合,形成密封腔,所述进水口(4-5)连通到间隙外壳(4-6)与转子主体(4-12)之间的缝隙,转子主体(4-12)的右端通过轴承转轴(4-11)与一级外壳端盖(4-8)配合,一级外壳端盖(4-8)上设有多个通孔,在一级外壳端盖(4-8)的外侧设有外壳端盖(4-9),外壳端盖(4-9)的中心设有出口水管接头(4-10),水蒸汽通过一级外壳端盖(4-8)的通孔进入外壳端盖(4-9)的出口水管接头(4-10)。
优选的,上述转子主体(4-12)的右侧设有转子延长体(4-7),可提高空化面积,转子延长体(4-7)通过轴承(4-14)与轴承转轴(4-11)连接。
优选的,上述蒸汽生成器主体(4-4)与外壳端盖(4-9)之间通过全螺纹连接杆(4-15)活动连接。
优选的,上述转子主体(4-12)的内腔一端与主轴(4-1)连接,另一端与转子延长体(4-7)活动连接,在转子主体(4-12)的外围设有多个深孔,通过旋转的深孔的空化作用,将水的动能转变为热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536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气油井选井方法
- 下一篇:一种随钻测井信号的编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