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移动固定的人脸识别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54625.0 | 申请日: | 201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3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徐超;李卫平;宣以政;汪劲松;王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市振华戎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43 | 代理人: | 胡定华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固定 识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脸识别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固定的人脸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也越来越进步,人们日常生活中对于安全的保障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一些公共安全的场合,往往需要对人们进行身份验证。目前对于身份验证采用人脸识别机进行人脸识别,但是人脸识别机移动固定麻烦,无法满足使用的需要。因此解决这一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移动固定的人脸识别装置,人脸识别机设置在升降板上从而可以升降调整位置,升降电机设置在底部有万向轮的底座上从而可以移动位置,设置下推电机连接固定吸盘下推使得固定吸盘吸在地面上进行固定,设置可前后转动的边板来设置顶板形成一个框对人脸识别机进行保护,可以很好的对人脸识别机进行移动固定,方便公共安全场合的使用,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移动固定的人脸识别装置,包括有底座和人脸识别机,所述底座底部四角设置有万向轮,底座顶部设置有升降电机,升降电机顶部连接有升降板,人脸识别机可拆卸的设置在升降板上;所述底座左右两侧往上设置有边板,边板顶端高过人脸识别机,两个边板顶部设置有顶板,顶板盖住人脸识别机;所述底座内中间设置有下推电机,下推电机底部连接有固定吸盘,固定吸盘位于底座下方。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座内左侧设置有蓄电池,人脸识别机连接在蓄电池上。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座内右侧设置有GPS定位装置。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边板与底座连接处设置有安装轴,安装轴将边板连接在底座上,使得边板可以前后转动。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顶板前侧分布有LED照明灯。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顶板顶部设置有盖板,盖板向前后两侧伸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人脸识别机设置在升降板上从而可以升降调整位置,升降电机设置在底部有万向轮的底座上从而可以移动位置,设置下推电机连接固定吸盘下推使得固定吸盘吸在地面上进行固定,设置可前后转动的边板来设置顶板形成一个框对人脸识别机进行保护,可以很好的对人脸识别机进行移动固定,方便公共安全场合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其中:1-底座,2-人脸识别机,3-万向轮,4-升降电机,5-升降板,6-边板,7-顶板,8-下推电机,9-固定吸盘,10-蓄电池,11-GPS定位装置,12-安装轴,13-LED照明灯,14-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移动固定的人脸识别装置,包括有底座1和人脸识别机2,所述底座1底部四角设置有万向轮3,底座1顶部设置有升降电机4,升降电机4顶部连接有升降板5,人脸识别机2可拆卸的设置在升降板5上;所述底座1左右两侧往上设置有边板6,边板6顶端高过人脸识别机2,两个边板6顶部设置有顶板7,顶板7盖住人脸识别机2;所述底座1内中间设置有下推电机8,下推电机8底部连接有固定吸盘9,固定吸盘9位于底座1下方。所述底座1内左侧设置有蓄电池10,人脸识别机2连接在蓄电池10上。所述底座1内右侧设置有GPS定位装置11。所述边板6与底座1连接处设置有安装轴12,安装轴12将边板6连接在底座1上,使得边板6可以前后转动。所述顶板7前侧分布有LED照明灯13。所述顶板7顶部设置有盖板14,盖板14向前后两侧伸出。
人脸识别机2设置在升降板5上从而可以升降调整位置,升降电机4设置在底部有万向轮3的底座1上从而可以移动位置,设置下推电机8连接固定吸盘9下推使得固定吸盘9吸在地面上进行固定,设置可前后转动的边板6来设置顶板7形成一个框对人脸识别机2进行保护,可以很好的对人脸识别机2进行移动固定,方便公共安全场合的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市振华戎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市振华戎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546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