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产丙酮酸棒状杆菌肽聚糖、提取及抗感染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54664.0 | 申请日: | 201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63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韩清珍;史进方;章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8/14 | 分类号: | A61K38/14;C08B37/00;A61P31/04;A61P3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丙酮酸 杆菌 肽聚糖 提取 感染 应用 | ||
1.产丙酮酸棒状杆菌肽聚糖在制备抗革兰氏阳性菌感染或/和抗真菌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肽聚糖从产丙酮酸棒状杆菌的细胞壁通过三氯乙酸法提取而得,所述肽聚糖的重均分子量Mw为18774Da;其中,所述革兰氏阳性菌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述真菌为白色念珠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产丙酮酸棒状杆菌的菌种编号为ATCCBAA-174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产丙酮酸棒状杆菌肽聚糖的提取步骤为:收集产丙酮酸棒状杆菌菌体,先用10%的三氯乙酸溶液去除磷壁酸,再用8g/dl的SDS溶液和1mg/ml的胰蛋白酶缓冲液去除蛋白质,最后用乙醚去除脂类,即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除蛋白质的具体步骤包括:先加入8g/dl的SDS溶液中并于沸水中搅拌,离心取沉淀后再加 入1mg/ml的胰蛋白酶缓冲液震荡均匀,随后先低速离心取上清液,再高速离心取沉淀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5466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