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BM后配套拖车的快速平移台车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54812.9 | 申请日: | 201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25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肖利星;李宇江;黄永生;刘晖;李南川;卢云兵;艾小弟;张廉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3/00 | 分类号: | E21F13/00;B61D15/00;E01B23/10;E01B23/14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邱岳 |
地址: | 065201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tbm 配套 拖车 快速 平移 台车 方法 | ||
TBM后配套拖车的快速平移台车及方法,包括带有驱动机构的车架,车架包括四根主立柱,前后两排主立柱分别通过纵向底梁连接,在纵向底梁上方安装多个横向杆,横向杆上安装有两根纵向轨道梁,两根纵向轨道梁上还安装有后配套拖车钢轨;还有两根电瓶车轨道安装在所述横向杆上,纵向底梁上穿插有多个用于支撑纵向轨道梁的丝杠。方法包括铺设平移台车轨道、安装平移台车、连接后配套轨道、电瓶车将后配套台车推上平移台车、平移台车横向移至指定位置、电瓶车将后配套台车推出、平移台车回初始位置、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完成所有平移任务。本发明显著提高了TBM后配套平移的速度,加快了施工进度;同时实现了平移台车循环使用,实现了简单化,轻量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BM后配套拖车的快速平移台车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城市地铁隧道的施工中,盾构和TBM(Tunnel Boring Machine,隧道掘进机)完成区间隧道施工后,在车站内或者专门的扩挖隧道内进行频繁的平移、空推。多数情况下,土建尺寸不能满足盾构和TBM整机平移的要求,需要将盾构和TBM拆分后进行平移,后配套台车常见的平移方式为铺设交叉的轨道,通过改变台车车轮的方式,实现台车平移。此方式准备时间较长,效率低下,极大地制约了整体施工进度,同时也增加了施工成本。且TBM后配套拖车平移效率严重制约了施工工期和施工成本。为此,亟需寻求一种简单高效的工艺方法,并相应设计制作一种轻巧、简易、可快速循环使用的施工工具,以提高TBM后配套拖车平移速度,加快施工进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BM后配套拖车的快速平移台车,及一种能够提高TBM后配套拖车平移速度、简单高效的快速平移方法。
本发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TBM后配套拖车的快速平移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驱动机构的车架,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电机减速器和行走轮,所述的车架包括位于四角的四根主立柱,所述行走轮位于主立柱底部;
位于前排的两个主立柱的侧面通过纵向底梁进行连接,位于后排的两个主立柱的侧面同样通过纵向底梁进行连接;
在上述两个纵向底梁的上方安装多个横向杆,且横向杆与所述纵向底梁相互垂直,在所述横向杆上安装有两根与横向杆垂直的纵向轨道梁;所述纵向轨道梁分别位于前后两对主立柱的正上方;
所述两根纵向轨道梁上还安装有后配套拖车钢轨;还有两根电瓶车轨道安装在所述横向杆上,且两根电瓶车轨道位于两根纵向轨道梁之间;所述电瓶车轨道的两端分别设有阻车器;
所述纵向底梁上还穿插有多个用于支撑纵向轨道梁的丝杠。
所述的TBM后配套拖车的快速平移台车,其特征在于在四个主立柱的内侧各设有用于支撑横向杆的内侧斜撑;
在四个主立柱的外侧各设有用于支撑纵向轨道梁端部的端头斜撑。
所述的TBM后配套拖车的快速平移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轨道梁是由两根H型钢并排拼接而成。
所述的TBM后配套拖车的快速平移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包括穿插在纵向底梁上的、带有内螺纹的缸体,缸体下方有带有外螺纹的丝杆安装于所述的缸体上,且丝杆底部设有底座。
所述的TBM后配套拖车的快速平移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底梁、内侧斜撑、横向杆、纵向轨道梁、端头斜撑均采用边长×边长=150mm×150mm的H型钢制作而成。
所述的TBM后配套拖车的快速平移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台车的行走轮采用电机驱动,所述电机左右侧各一组,电机功率5.5kw,电机驱动电机减速器,减速器与行走轮采用链条连接,减速器减速比为105.13。
利用所述的平移台车快速平移后配套拖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548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