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连续取样的活检钳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58718.0 | 申请日: | 201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03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万齐全;马颖;刘敏;孙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6 | 分类号: | A61B1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德宝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23 | 代理人: | 潘艳霞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取样 活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连续取样的活检钳,属于医疗器材领域,能够在取样的时候连续取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活检钳。
背景技术
活检钳是内镜检查取病理标本不可缺少的工具,为了防止感染,活检钳通常是一次性使用的,而现有的活检钳通常只能一次性取一个样,但需要取多个样的时候导致需要更换活检钳或者从人体内取出,成本高、患者痛苦。
申请号201610176557.X ,名称为连续取样活检钳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连续取样活检钳,包括钳头支架和两个钳头。其中,两个钳头分别通过独立的连接柱铰接在钳头支架前端的内侧,从而在两个钳头之间形成容纳多个样品的空间 ;并且,通过在钳头支架的平台上设置有向两个钳头之间延伸的取样针,可以使得连续取样获得的多个样品在取样针上依次排列。现有的这些多次取样活检钳在实际使用的时候,需要后取的样品往后推前取的样品,但是取样的时候,钳头是紧闭的,难以将前取样的推后,导致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多次取样操作困难,前取的有时候会掉下,后取的难以推前取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当中存在的问题,公开了一种可连续取样的活检钳,包括钳头、连接管、手柄和滑块,钳头和手柄位于连接管的两端,钳头内设有取样针,滑块位于连接管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钳头包括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钳头设有铰接头,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铰接在铰接头的前端,铰接头的中心设有对取样针进行固定的固定装置,所述的固定装置上设有用于取样针穿过的通道,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的末端连接有控制钳头开闭的连接线,固定装置上设有用于连接线活动的活动通道,所述取样针的末端连接有控制取样针进退的取样针线,所述的手柄内设有按钮,按钮设有一个凸部,凸部深入到连接管内,按钮和连接管设有复位弹簧;
滑块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控制连接管内的两个中心部,两个中心部之间通过滑块弹簧连接。
在使用的时候,按钮的凸部一般为1厘米左右,深入到连接管或者相应的末端中,由于弹簧的作用,按钮通常是无法推进取样针前进的,但是当用手摁住按钮的时候,可以克服弹簧的力,推进取样针前进。
滑块的工作原理如下,第一滑块控制第一滑块的中心部,通常在手柄的管状表面设有可以移动的槽道,第一滑块通过连接装置和中心部连接,连接装置通过槽道,这部分可以采用现有的技术,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设有两个滑块,两个滑块的中心部设有弹簧,两个滑块仅仅通过弹簧连接,也就是在管外是不连接的。当两个滑块相接触的时候,弹簧处于伸张状态,这时候弹簧所受的力为F,而两个滑块之间作用力也是F,当用手后拉第二滑块的时候,开始的时候,两个钳头从开到接触,控制钳头开闭的线(以下称连接线)受到的张力较小,当钳头开闭接触,连接线的张力会突然增大,达到F(F技术人员根据钳头开闭力测试的结果控制),这时候,两个滑块就会开始做一个相分离的运动,第二滑块继续往后运动,第一滑块就会停止或者运动缓慢,这样就可以保证钳头不会闭合的太紧。但是在实际使用的时候是按照如下程序操作的:
步骤一:将活检钳深入到人体内,用取样针进行取样位置固定,用手后拉第一滑块,直到紧紧闭合;
步骤二:紧紧闭合后,用手固定第二滑块,松开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会复位,当复位到两个钳头的夹持力较小的时候,停止复位。就可以将两个钳头控制在开闭当又不夹持力太紧但又可以固定取样组织的状态;
步骤三:用手指摁按钮,由于钳头开闭不紧,取样针可以相对取样组织前进;
步骤四:将第二滑块前推,钳头张开,缓慢松开按钮,取样针复位,取样的组织就会固定在取样针较后的位置;
步骤五,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完成一次取多个组织样。
作为改进,所述的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通过销钉铰接在铰接头上,销钉中间设有固定取样针以及用于取样针通过的通孔,这种情况下,可以避免在铰接柱上设由多余的限位装置,达到取样针不偏离的前进和后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未经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587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板基板和使用该背板基板的柔性显示器
- 下一篇:反向供电检测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