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玉米秸秆为冬小麦覆盖保墒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59177.3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7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栓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葛市联发粮食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22/20 | 分类号: | A01G22/20;A01G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1508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玉米 秸秆 冬小麦 覆盖 保墒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玉米秸秆为冬小麦覆盖保墒的方法,属于冬小麦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技术发展迅速,占秸秆资源利用方式的63 .8%,可以预测今后仍有增加的空间,鲜湿沉重的玉米秸秆就地深翻到0-20cm土层内,引起耕层土壤蓬松,保墒、保水、保肥能力差,不抗旱、不抗寒等弊端。此外,玉米秸秆纤维化程度高,腐解慢,影响后茬冬小麦出苗和苗齐苗壮。将玉米粉碎后的秸秆置于土壤表面作为覆盖材料不仅能克服以上弊端,还为冬小麦蓄水保墒提供了新思路。但秸秆覆盖方式对冬小麦产量提高上并不稳定。特别是常规种植模式下对冬小麦每行覆盖,虽然起到保水作用,但阻碍小麦群体发育,造成土壤不透气等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利用玉米秸秆为冬小麦覆盖保墒的方法。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宽窄行播种,每隔两行空一行作为预留空白带,上播种的重量为正常的1 .3-1 .7倍;秸秆覆盖步骤:在冬小麦三叶一心期前后10天内,将粉碎的玉米秸秆置于预留空白带上,秸秆覆盖的厚度为2-5cm,冬小麦的播种步骤:宽窄行中宽行的间距为18-25c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包括冬小麦的播种步骤:宽窄行播种,每隔两行空一行作为预留空白带,上播种的重量为正常的1 .3-1 .7倍;秸秆覆盖步骤:在冬小麦三叶一心期前后10天内,将粉碎的玉米秸秆置于预留空白带上,秸秆覆盖的厚度为2-5cm,有效的保护麦田的地表温度,使得地表温度提升2—5摄氏度,使得冬小麦出苗和苗齐苗壮;采用本发明的技术,使得0-2米深土壤的贮水量,比不覆盖明显增加了,特别是在0-200cm内土壤贮水量约60 .2mm-80 .7mm,增幅达6 .89%-20 .9%。减少冬小麦生育期日平均土壤蒸发量约0 .1mm-0 .8mm。在无灌溉条件下,秸秆覆盖使冬小麦增产6 .7%-10%,提高了种植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
2、本发明冬小麦的播种步骤中麦苗行的间距为18-25cm,此间隔距离可以方便直接在秸秆上种植玉米,从而实现小麦-玉米连种模式,并提升耕地作物的年产量。当玉米机械收获后,将地面粉碎的玉米秸秆收集,搂到在两边地垄上,不影响深翻,此时秸秆鲜湿沉重,就地覆盖无需转移,可以节省劳动力。
具体实施方式
玉米机械收获后,用粉碎机将玉米秸秆粉碎到秸秆的长度为3-50mm,优选8-15mm,并将粉碎后的秸秆置于两侧地垄上,避免影响整地翻耕。施用底肥,尿素15kg/亩,磷酸二氢钾10kg/亩。整地翻耕,使肥料均匀混入0-20cm土层。播种,采用2B-4型播种机,在播种机上每隔两个孔就堵一个孔,同时增大单孔出籽量为常规的1 .3-1 .7倍,优选1 .5倍,使得播种的区域形成播种两行空一行的布局,每行播种的为行距18-25cm,优选20cm;待到冬小麦到三叶一心期前后2周时,将两侧地垄上的粉碎后秸秆覆盖于空行上,秸秆覆盖的厚度为2-5cm,既能起到保墒效果,又不影响小麦出苗。待到小麦收割后,可直接在空行的秸秆上种植玉米即可。这样可充分利用和吸收玉米秸秆的肥力,增加了整个农田的产量。
本发明秸秆覆盖量与保水效果存在正相关关系,秸秆覆盖最大量为600kg/亩,即一亩地产出的玉米秸秆量,这样更加经济合理采用本方法科学播种。
按照上述方法在试验田实验情况如下:以下实验在没有任何灌溉条件下进行。
试验田1:长葛市李河口村2014-2016年采用该方法,玉米于2014年9月21日机械收获后,将粉碎秸秆置于地垄两侧,小麦于10月6日播种,三叶一心期将粉碎秸秆覆盖预留空行中,本方法在小麦分蘖期,拔节期和孕穗期使土壤0-20cm土层含水量分别为20 .4%,19 .5%和24 .5%,无秸秆覆盖田分别为18 .3%、17 .2%和20 .1%;20-40cm土层含水量分别为20 .4%,19 .5%和24 .5%,无秸秆覆盖田分别为18 .3%、17 .2%和20 .1%。秸秆覆盖田在小麦分蘖期,拔节期和孕穗期使0-100cm土壤蓄水量提高34 .6mm、47 .8mm和54 .0mm。本方法小麦单产426 .8kg/亩,常规播种无秸秆覆盖田356 .6kg/亩。
试验田2:长葛市马庄村2015-2016年采用该方法,玉米于2015年9月24日机械收获后,将粉碎秸秆置于地垄两侧,小麦于10月7日播种,三叶一心期将粉碎秸秆覆盖预留空行中。本方法在小麦分蘖期,拔节期和孕穗期使土壤0-20cm土层含水量分别为19 .4%,17 .5%和20 .5%,无秸秆覆盖田分别为17 .3%、16 .2%和18 .1%;20-40cm土层含水量分别为17 .4%,18 .5%和19 .5%,无秸秆覆盖田分别为15 .3%、16 .2%和18 .1%。秸秆覆盖田0-100cm土壤蓄水量提高58 .6mm、43 .6mm和31 .2mm。本方法小麦单产505 .4kg/亩,常规播种无秸秆覆盖田372 .1kg/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葛市联发粮食专业合作社,未经长葛市联发粮食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591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展示的LED书灯
- 下一篇:一种智能卧室环境调节的床头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