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段烧成试验窑炉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60269.3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8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林炳瑞;何少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明泰盛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02 | 分类号: | F27B9/02;F27B9/30;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南粤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4301 | 代理人: | 吴旭强 |
地址: | 521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成 试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烧成窑炉,特指一种多段烧成试验窑炉。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窑炉的种类繁多,其中阶级窑是由龙窑演变而来,属于依山倾斜建筑,由许多单独的窑室串联形成,每一间窑室处在一个水平面上,后一间所在的水平面较前一间的水平面高,形成一层层的“台阶”,故名为“阶级窑”。阶级窑的特点是余热利用比较好,靠后的窑室可以大大缩短烧成时间,比龙窑更为节能,然而其缺点是窑的结构特点导致搬运麻烦,装出窑的劳动强度大,且窑室在生产过程中无法随时进出料,无法满足生产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多段烧成试验窑炉,以解决阶级窑无法随时进出料的问题,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且节能减排。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为一种多段烧成试验窑炉,具有炉体,所述若干炉体呈台阶式向上串联布置,各炉体均设有燃烧室,最后一个炉体连接排烟管,相邻炉体之间的过渡段设有烟气通道,各炉体下方设有承重用的墙体,炉体底部开有方形的进料口,进料口下方连通位于墙体中间的进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中设有由液压缸驱动的置料台,且置料台与进料口相契合,墙体一侧设有舱门与进料通道连通。
上述方案中,置料台上通过四周的立柱连接二次防烟门。
进一步的,进料口与置料台呈梯台形设置。
进一步的,二次防烟门大于且可完全覆盖进料口。
进一步的,相邻炉体之间的过渡段设有阻火墙,烟气通道位于阻火墙上。
进一步的,墙体侧壁上设有冷却口经余热输送管及鼓风机将余热输送至相邻炉体之间的过渡段,且最后一个炉体下方墙体的余热输送管连接排烟管。
优选的,各墙体侧壁上的冷却口设有两个以上。
进一步的,置料台、二次防烟门及四周的立柱均采用耐热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各窑炉间的余热逐层传递,有效提缩短后排窑炉的工作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2.各窑炉进出料方便,进出料时窑炉均处于一个封闭状态,同时对进出料空间具有降温处理,实现各窑炉独立工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审查委员能对本发明之目的、特征及功能有更进一步了解,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所示,系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为一种多段烧成试验窑炉,具有炉体1,所述若干炉体1呈台阶式向上串联布置,各炉体1均设有燃烧室(图中未示出),最后一个炉体1连接排烟管8,相邻炉体1之间的过渡段设有烟气通道10,各炉体1下方设有承重用的墙体2,炉体1底部开有方形的进料口11,进料口11下方连通位于墙体2中间的进料通道21,所述进料通道21中设有由液压缸3驱动的置料台4,且置料台4与进料口11相契合,进料口11与置料台4呈梯台形设置,当液压缸3推动置料台4上升与进料口11贴合后,气体无法从炉体1进入进料通道21中,而墙体2一侧设有舱门20与进料通道21连通,避免出料时所带的余热逸散至外界。置料台4上通过四周的立柱连接二次防烟门41,二次防烟门41大于且可完全覆盖进料口11,当液压缸3驱动置料台4下降到位时,二次防烟门41完全覆盖在进料口11上方,避免炉体1中的热气散溢至进料通道21中。优选的,置料台4、二次防烟门41及四周的立柱均采用耐热材料制成,如镁铬砖等。
上述相邻炉体1之间的过渡段设有阻火墙5,烟气通道10位于阻火墙5上,余热烟气通过阻火墙5从烟气通道10进入相邻的炉体1中,辅助相邻炉体升温。
上述墙体2侧壁上设有冷却口经余热输送管5及鼓风机51将余热输送至相邻炉体1之间的过渡段,且最后一个炉体1下方墙体2的余热输送管5连接排烟管8,优选的,各墙体2侧壁上的冷却口设有两个以上,当出料时,液压缸3推动置料台4下降到位,鼓风机51动作将料物所带热量通过余热输送管5抽取至相邻炉体1中,使进料通道21降温,该过程根据所对应炉体1的烧成温度,时间约为5-10分钟,使进料通道21温度下降至人体可以接受的温度时,打开舱门20即可进行取料。
当然,以上图示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发明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明泰盛陶瓷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明泰盛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02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蜂窝陶瓷连续式烧成窑炉
- 下一篇:一种转底炉供料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