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全便捷式电源插头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61091.4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8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昌金;李国帅;王继坤;王新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3 | 分类号: | H01R13/633;H01R13/44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便捷 电源插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插头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安全便捷式电源插头。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或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到电源插头,比如二脚插头,例如电锯、手电钻等的二脚插头;或者三脚插头,例如电锯、切割机、手电钻、角磨机、冲击钻、小功率空压机等的三脚插头;还有可能是四脚插头。
国标二脚插头,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电流为6A、10A;国标三脚插头,额定电压为220V或者380V,额定电流为6A、10A、16A;国标四脚插头,插头的额定电压为380V,插头的额定电流为16A、25A、32A。
电源插头通常包括绝缘基座和若干导体,导体竖向相互间隔设置在绝缘基座的顶面上,导体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插设在绝缘基座中,第二端部裸露在绝缘基座外,若干导线从绝缘基座的侧面或底面插设在绝缘基座中并分别与不同导体的第一端部电连接。使用时,将不同导体的第二端部分别插入电源插座的插槽或凹洞中实现电连接。
通常通过用力捏住绝缘基座拔插电源插头,在用力捏住绝缘基座拔出电源插头时,比较费劲,使用不方便;另外,在用力捏住绝缘基座拔出电源插头时,手指容易接触到电源插头的导体的第二端部,此时电源插头的导体的第二端部还没有离开电源插座,容易导致触电,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安全便捷式电源插头,其能够使得电源插头拔出时比较省力,使用方便,增加电源插头的便捷性;最好还能够防止电源插头拔出时的触电危险,增加电源插头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便捷式电源插头,其能够使得电源插头拔出时比较省力,使用方便,增加电源插头的便捷性,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便捷式电源插头,其能够防止电源插头拔出时的触电危险,增加电源插头的安全性,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便捷式电源插头,其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安全便捷式电源插头,包括绝缘基座和若干导体,所述导体竖向相互间隔设置在所述绝缘基座的顶面上,所述导体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插设在所述绝缘基座中,所述第二端部裸露在所述绝缘基座外,其特点是,所述安全便捷式电源插头还包括受力杆件,所述的绝缘基座的顶面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绝缘基座中设置有容纳腔,所述绝缘基座的侧面或底面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通过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二开口,所述受力杆件竖向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受力杆件包括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所述第一末端突出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末端裸露在所述第二开口中或所述第二开口外,所述受力杆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末端处于第一高度,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末端处于第二高度,所述第二高度高于所述第一高度。
较佳地,所述的绝缘基座的侧面设置有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末端远离所述容纳腔,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末端靠近所述容纳腔。
较佳地,所述的绝缘基座的顶面为平面并水平设置。
较佳地,所述受力杆件的数目为2个,2个所述受力杆件对称设置。
较佳地,所述第一末端位于所述第二端部的外侧。
较佳地,所述受力杆件还包括中间段,所述第一末端通过所述中间段连接所述第二末端,所述中间段竖向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
较佳地,所述受力杆件还包括中间段,所述第一末端通过所述中间段连接所述第二末端,所述第一末端和所述第二末端分别从所述中间段反向倾斜延伸而成。
较佳地,所述受力杆件还包括中间段,所述第一末端通过所述中间段连接所述第二末端,所述第一末端的厚度和所述第二末端的厚度沿远离所述中间段的方向逐渐变小。
较佳地,所述第二末端的裸露在所述第二开口中或所述第二开口外的侧面为摩擦面。
较佳地,所述安全便捷式电源插头还包括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横向设置在所述第二末端和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之间并分别抵靠所述第二末端和所述的容纳腔的腔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10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台灯
- 下一篇:LED条形灯(FINE406BAT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