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板柱结构装配体系及其楼板预制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61205.5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64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刘祥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祥锦 |
主分类号: | E04B1/04 | 分类号: | E04B1/04;E04B5/4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86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装配 体系 及其 楼板 预制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结构和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领域,具体为一种板柱结构装配体系及其楼板预制构件和节点。
背景技术
由于装配式建筑符合环保节能的生产方式,国家提出了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的发展目标;而板柱结构具有在同等的使用空间前提可减少层高,在地下建筑和作为多层停车具有很好的经济性,板柱结构既能现场浇筑也可实现预制装配式也将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把建筑结构拆分成可工厂生产、运输、便于安装,又符合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的构件是建筑工业化——装配式建筑的关键第一步。
目前板柱结构装配式预制混凝土结构的板柱结构存在如下缺点:
(1)目前的装配式混凝土板柱结构形式有采用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南斯拉夫“IMS”体系的预应力摩擦节点的“整体预应力装配式板柱结构”,即楼板依靠预应力及其产生的静摩擦力支承固定在柱上,板和柱之间形成预应力摩擦节点形式。在这种形式中,摩擦力的压应力来源于现场后张拉的预应力钢绞线,因其连接的特殊要求、该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的施工工艺繁琐、难度大,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非常高;此外,节点张拉的预应力目的是为了连接需要,而对原有装配的构件产生了附加应力、既增加设计难度又影响到工程造价;还有采用“IMS”体系时,预应力摩擦节点不仅需要满足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关的规定,还需符合《整体预应力装配式板柱结构技术规程CECS52:2110》的要求,其仅为协会标准规程,而非国家级标准,从另一方面间接说明该“IMS”体系连接方法存在一些问题或至少说明不是完美的结构形式、是没有通过国家级认可的实施技术;在应用因为现场施工难度大—即不适用工业化施工、造价高不适合于市场经济的生产、执行标准问题而受到阻力,导致二三十年过去了应用的不多。
(2)目前装配式楼板的划分和连接节点有已经公开的专利ZL201621391998.3和ZL2016111750922中的方式,其虽然解决划分设计等大的装配板柱结构原则,但在预制构件和连接节点和装配现场施工方面都是常规做法,存在缺点,需要大量支撑和安装模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种板柱结构装配体系,其在实现经济和方便施工的同时减少支撑和模板安装,能够实现预制楼板结构与现浇混凝土结构具有一样的安全可靠性。
本发明的目的二是提供一种楼板预制构件,经济,方便施工,可减少支撑和模板安装,与现浇混凝土结构具有一样的安全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本发明提供一种板柱结构装配体系,包括柱、楼板预制构件、预制柱帽或托板、连接节点,楼板预制构件是由含柱帽连接板带部分和不含柱帽连接板带部分构成的整体式结构,含柱帽连接板带部分和不含柱帽连接板带部分的形式或厚度至少有一项不相同,预制柱帽或托板套入柱的顶端,楼板预制构件长度方向的含柱帽连接板带部分的端部搭接在预制柱帽或托板上或者与预制柱帽或托板边缘对接,楼板预制构件之间的边缘相互对接或搭接,楼板预制构件、预制柱帽或托板、柱上端结合面共同围成后浇混凝土浇筑槽以及共同拼接成一个整体密闭楼板底平面并且通过连接节点构成一个整体的楼板结构;所述的含柱帽连接板带部分的宽度大于等于预制柱帽或托板的宽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预制柱帽或托板包括标准尺寸柱帽或托板和扩大型的柱帽或托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含柱帽连接板带部分和不含柱帽连接板带部分为二种厚度楼板组合或二种类型楼板组合或二种类型楼板同时二种厚度楼板组合。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二种厚度楼板组合的含柱帽连接板带部分是厚度相对较大的楼板或预应力楼板、不含柱帽连接板带部分是厚度相对较薄的实心楼板或预应力楼板;二种类型楼板组合的含柱帽连接板带部分是实心的楼板或预应力楼板、不含柱帽连接板带部分是肋形板,或含柱帽连接板带部分是预应力楼板、不含柱帽连接板带部分是普通楼板或空心板;二种类型楼板和二种厚度楼板组合的含柱帽连接板带部分是实心的厚度相对较大的楼板或厚度相对较大的预应力楼板,不含柱帽连接板带部分是厚度相对较薄肋形板或空心板;所述肋形楼板包括单向肋形板、双向肋形板和密肋复合楼板、也包括预应力单向肋形板、预应力双向肋形板和预应力密肋复合楼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祥锦,未经刘祥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12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化节能建筑结构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框架的钢-砼组合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