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溶性祛痘微针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761536.9 申请日: 2017-08-30
公开(公告)号: CN107375111A 公开(公告)日: 2017-11-24
发明(设计)人: 陈彦彪;唐骢 申请(专利权)人: 陈彦彪
主分类号: A61K8/9789 分类号: A61K8/9789;A61K8/02;A61K8/46;A61K8/73;A61Q19/00;A61P17/10
代理公司: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代理人: 林瑞云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可溶性 祛痘微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溶性祛痘微针。

背景技术

痤疮是一种多因素的皮肤疾病,其特征是具有皮脂溢出(鳞状红色皮肤)、粉刺(黑头和白头)、丘疹(针头)、脓疱(青春痘)、结节(大丘疹)和可能的疤痕的皮肤区域。痤疮主要影响毛囊皮脂腺的数目最稠密的皮肤。这些区域包括面部、胸部和背部上部。严重的痤疮是炎性的,但痤疮也可以表现为非炎性的形式。其发病主要与性激素水平、皮脂腺大量分泌、痤疮丙酸杆菌增殖,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及炎症等因素相关。多发于青少年,有80~90%的青少年患过痤疮。青春痘不仅严重影响面部美观,而且影响人的社交和心理,使患者易出现失落、焦虑、易怒、不自信、尴尬、抑郁和紧张等负面情绪,从而影响了生活质量。

痤疮疤痕是痤疮导致的真皮内炎症的结果。疤痕是试图自愈的创伤导致的一点上过多的胶原而产生的。

目前,市场上治疗青春痘的化妆品多添加了化学杀菌剂、激素、收敛剂、抗炎剂等,对皮肤刺激性大,易形成瘢痕或色素沉着,严重的甚至引起皮肤过敏,且由于病原菌极易产生耐药性,效果不佳。因此,研制一种更为安全、温和、持久和功效全面的祛痘化妆品已成为市场的迫切需求。

目前祛痘或祛疤的化妆品主要是涂敷在皮肤表面,需要通过皮肤吸收有效成分。皮肤的吸收与产品中有效成分分子的大小,溶解度等因素有关,产品中很大部分有效成分不能被充分的利用,或者在吸收过程中被其他物质氧化等而失效。这也是目前化妆品治疗效果差的一个主要原因。

另外,目前市面上的祛痘或祛疤产品大多以液体的形式运输、储存,液体存储时间短,不利于运输,容易霉变或氧化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可溶性祛痘微针,该微针能够有效的祛痘,有效成分利用率高,无毒副作用,使用方便、快捷。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溶性祛痘微针,包括有效成分,按照重量份计,所述有效成分包括:

页岩油磺酸酯钠3-25份、牛至叶提取物20-50份、麝香草提取物25-60份、锡兰肉桂树皮提取物5-30份、油橄榄叶提取物2-15份、迷迭香叶提取物4-10份、辣薄荷叶提取物5-12份、薰衣草花提取物1-20份、白毛茛提取物5-23份和香橼果皮提取物7-26份。

进一步的,按照重量份计,所述有效成分包括:页岩油磺酸酯钠11-20份、牛至叶提取物33-45份、麝香草提取物37-46份、锡兰肉桂树皮提取物10-20份、油橄榄叶提取物6-12份、迷迭香叶提取物6-8份、辣薄荷叶提取物7-10份、薰衣草花提取物6-14份、白毛茛提取物9-17份和香橼果皮提取物12-20份。

进一步的,按照重量份计,所述有效成分包括:页岩油磺酸酯钠16份、牛至叶提取物37份、麝香草提取物41份、锡兰肉桂树皮提取物14份、油橄榄叶提取物8份、迷迭香叶提取物7份、辣薄荷叶提取物9份、薰衣草花提取物12份、白毛茛提取物11份和香橼果皮提取物14份。

进一步的,按照重量份计,还包括都匀毛尖茶提取物10-30份。

进一步的,还包括丙二醇20-50份、辛酰甘氨酸4-15份、扁桃酸60-100份、辛酰水杨酸5-20份、羟乙基纤维素7-19份、EDTA二钠0.4-2份、1,2-己二醇1-6份、辛甘醇0.3-1.5份。

进一步的,还包括外包层,组成外包层的材料选自乙烯基吡咯烷酮及其衍生物的单体聚合物或共聚物,乙基纤维素,透明质酸,葡聚糖,soluplus(聚乙烯己内酰胺-聚乙酸乙烯酯-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羟丙甲纤维素,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季胺基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聚乳酸、聚乙醇酸、肽类软骨素、胶原蛋白、壳聚糖、支链淀粉、多糖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组成外包层的材料为透明质酸,所述透明质酸的质量浓度为15%~20%。示例性的,透明质酸的质量浓度为18%。

本发明还公开了可溶性祛痘微针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制备牛至叶提取物、麝香草提取物、锡兰肉桂树皮提取物、油橄榄叶提取物、迷迭香叶提取物、辣薄荷叶提取物、薰衣草花提取物、白毛茛提取物、香橼果皮提取物和都匀毛尖茶提取物,备用;

S2:按重量份,分别称取步骤S1中所得的牛至叶提取物、麝香草提取物、锡兰肉桂树皮提取物、油橄榄叶提取物、迷迭香叶提取物、辣薄荷叶提取物、薰衣草花提取物、白毛茛提取物、香橼果皮提取物和都匀毛尖茶提取物,加入去离子水500-600份,混合搅拌均匀,过滤取滤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彦彪,未经陈彦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15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