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波长可调式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装置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61932.1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47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许丹科;贾文超;李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552 | 分类号: | G01N21/55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丁静静;肖明芳 |
地址: | 21009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长 调式 表面 等离子体 共振 成像 装置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多波段可调式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 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的光源与准直镜之间安装滤光片,通过使用电动移动平台调整滤光片的位置,使入射光光束投射到滤光片不同滤波区域,然后记录随着位移台的移动,入射光波长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与芯片每个区域的偶合程度发生变化,导致反射光强的变化,通过计算机处理和拟合出每个样品点的共振峰偏移量;
(2) 利用移动平台来进行精确滤波处理,对每个样品点共振峰偏移量进行测定,其中:
通过将滤光片装载到可精确控制位移量的电动平台上,并组装到光源与准直镜接口之间,入射光首先投射到滤光片上,使用滤光片对光源进行滤波后形成的单色光束投射在耦合了棱镜的金膜上;此时通过计算机控制移动平台进行由内至外的螺旋式移动,滤光片随着移动平台的移动而进行偏移,光源位置始终保持固定,这样可以使得滤光片各个不同滤波区域连续经过光源光束,进而来对光源进行滤波处理,来得到一系列不同波长的光束;
当固定入射角度,以不同波长的光束投射到SPRI传感芯片表面时,消逝波和金属内部电子产生的耦合程度不同,导致光强减弱程度不同,最后反射光光强也就不同,因此不同波长对应着不同的反射光强,通过记录入射光波长与反射光强信号,进行处理得到传感芯片表面各个区域的反射率-波长曲线,并得到SPRI图像形状不变的成像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波段可调式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片为线性可变带通滤光片或线性可变边缘滤光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波段可调式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为压电陶瓷平移台或电动移动平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波段可调式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滤光片通过连接杆与电动位移台装配到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193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