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工质制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62682.3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252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公茂琼;郭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5B9/00 | 分类号: | F25B9/00;F25B39/04;F25B40/04;F25B40/06;F25B41/06;F25B4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赵勍毅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工质 制冷系统 | ||
1.一种混合工质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单元、冷却分凝分离单元、换热器单元、蒸发器单元、第一节流阀及第二节流阀;
所述压缩机单元的高压制冷剂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冷却分凝分离单元的高压进口,冷却介质由所述冷却分凝分离单元的入口(11)进入、带走热量并由出口(22)流出,所述冷却分凝分离单元的高压制冷剂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换热器单元的高压制冷剂进口,所述换热器单元的高压制冷剂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一节流阀的高压制冷剂进口,所述第一节流阀的低压制冷剂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蒸发器单元的低压制冷剂入口,所述蒸发器单元的低压制冷剂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换热器单元的低压制冷剂入口,所述换热器单元的低压制冷剂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压缩机单元的低压制冷剂入口;
所述冷却分凝分离单元的高压高沸点组分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二节流阀的高压高沸点组分入口,所述第二节流阀的低压高沸点组分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并入所述换热器单元的低压制冷剂出口至所述压缩机单元的低压制冷剂入口的管路中;
所述冷却分凝分离单元为浮头式或U型管式冷却分凝分离装置;U型管式冷却分凝分离装置的内部管侧部分经过U型弯曲后重新向下延伸至下部壳侧法兰,并加以固定,上部有一非固定法兰起限定作用,内部管侧部分可在一定范围内相对于壳侧自由的上下移动;浮头式冷却分凝分离装置的内部管侧部分单独设计一法兰固定管侧管道上部,管侧部分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相对于壳侧自由的上下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工质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压缩机单元和所述冷却分凝分离单元之间的预冷器单元,所述压缩机单元的高压制冷剂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预冷器单元的高压制冷剂进口,所述预冷器单元的高压制冷剂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冷却分凝分离单元的高压制冷剂入口,所述冷却分凝分离单元的出口(22)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预冷器单元的冷却介质进口,冷却介质由所述预冷器单元的出口(33)流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工质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单元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
所述冷却分凝分离单元的高压制冷剂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高压制冷剂进口,所述第一换热器的高压制冷剂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高压制冷剂进口,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低压制冷剂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低压制冷剂进口,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低压制冷剂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压缩机单元的低压制冷剂进口;
所述冷却分凝分离单元的高压高沸点组分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高压制冷剂进口,所述第一换热器的高压高沸点制冷剂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二节流阀的高压制冷剂进口,所述第二节流阀的低压高沸点组分通过管道连接并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低压制冷剂出口至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低压制冷剂进口的管路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工质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压缩机单元和所述冷却分凝分离单元之间的预冷器单元,所述压缩机单元的高压制冷剂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预冷器单元的高压制冷剂进口,所述预冷器单元的高压制冷剂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冷却分凝分离单元的高压制冷剂入口,所述冷却分凝分离单元的出口(22)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预冷器单元的冷却介质进口,冷却介质由所述预冷器单元的出口(33)流出。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 所述的混合工质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为水、防冻液或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268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