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建筑节能墙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63584.1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98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家铭;张承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30 | 分类号: | E04B2/30;E04B1/7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建筑节能 墙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建筑节能墙体,主要涉及建筑领域。包括主砌块,主砌块为开口朝向远离房屋主体方向的U型结构的主砌块,主砌块的两侧壁上对称设限位槽,两个限位槽之间设与限位槽相适应的工字型支撑板,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位于限位槽内,支撑板与主砌块的底壁之间设空气隔离板,主砌块的靠近主砌块的开口处的两侧壁上均设缺口槽,两个缺口槽上沿主砌块的轴心方向均设限位口,两个限位口之间设与主砌块相适应的副砌块,副砌块为开口朝向主砌块的U型副砌块,副砌块的两端能伸入限位口内。本发明有益效果:节约建筑材料的同时,能够将空气分离成不流动的几个部分,利用空气的隔热性能,来提高墙体的保温效果,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墙体结构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建筑节能墙体。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能耗大国,人均资源短缺,能源紧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因此,建筑节能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建筑节能就成为缓解我国能源紧缺矛盾、改善人民生活环境质量、减轻环境污染、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一环。而外墙外保温技术就是建筑节能中重要的一项技术。目前在建筑行业中,各种建筑物的墙体主要由粘土砖或者混凝土模块砌筑而成,这种方法建造的墙体耗费混凝土等建筑材料较多,而且采用这种方法砌筑而成的墙体保温性能较差,不利于能源的节约使用。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建筑节能墙体,节约建筑材料的同时,能够将空气分离成不流动的几个部分,利用空气的隔热性能,来提高墙体的保温效果,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建筑节能墙体,该节能墙体包括主砌块,所述主砌块为开口朝向远离房屋主体方向的U型结构的主砌块,所述主砌块的两侧壁上对称设有限位槽,两个所述限位槽之间设有与限位槽相适应的工字型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位于限位槽内,所述支撑板与主砌块的底壁之间设有空气隔离板,所述主砌块的靠近主砌块的开口处的两侧壁上均设有缺口槽,两个所述缺口槽上沿主砌块的轴心方向均设有限位口,两个所述限位口之间设有与主砌块相适应的副砌块,所述副砌块为开口朝向主砌块的U型副砌块,所述副砌块的两端能伸入限位口内。
优选的,所述主砌块的两个侧壁顶端均设有支架口,两个所述支架口内均设有与支架口相适应的空心盒体,两个所述空心盒体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有若干限位块,还包括套设在连接杆上的与限位块相配合的倾斜遮挡片,所述遮挡片上设有与连接杆相适应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直径小于限位块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空心盒体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空心盒体内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转动连接转动杆,所述转动杆沿空心盒体长度方向向空心盒体的开口处延伸,所述转动杆上设有连接绳,所述空心盒体底部设有与连接绳相适应的通孔,所述连接绳的一端与转动杆连接,另一端向下穿出通孔并与遮挡片连接。
优选的,所述空心盒体一侧开口处设有定位杆,所述转动杆上设有与定位杆相适应的弹性套索,所述弹性套索能挂套到定位杆上。
优选的,所述遮挡片上设有吸热涂层。
优选的,所述空气隔离板上涂有隔热涂料。
优选的,所述空气隔离板为S型。
优选的,所述主砌块靠近房屋主体方向的一侧设有隔热层。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主砌块与副砌块为相对应的U型,节约建筑材料,在主砌块内设置支撑板,为主砌块的上、下两个侧壁提供支撑,提高墙体的牢固程度,并将主砌块与副砌块之间分隔成为两个空气不流通的腔体,通过空气来隔绝热量的传递,减少房屋主体内的热量损失,节约能源。通过空气隔离板进一步将支撑板与主砌块之间的腔体分隔成为多个不流动的空气腔体,进一步减少热量传递,减少热量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35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生产用新能源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集成式套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