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苯乙烯-马来酸脂肪醇酯钠盐-银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63604.5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228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郑俊萍;陈雨;丁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12/08 | 分类号: | C08F212/08;C08F222/16;C08F2/26;C08K3/08;C08L35/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王秀奎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苯乙烯 马来 脂肪 钠盐 纳米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聚苯乙烯-马来酸脂肪醇酯钠盐-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步骤1,以苯乙烯和马来酸脂肪醇酯钠盐为共聚单体,马来酸脂肪醇酯钠盐同时作为乳化剂,加入引发剂,制备预乳化液,其中,油相由苯乙烯和马来酸脂肪醇酯钠盐组成,水相由水和引发剂组成;
步骤2,以马来酸脂肪醇酯钠盐为分散剂,将纳米银预分散于水溶液中,得到纳米银粒子分散液后,向上述分散液中加入苯乙烯,形成乳液聚合体系,其中,油相由苯乙烯和马来酸脂肪醇酯钠盐组成,水相由水和纳米银组成;
步骤3,将上述乳液聚合体系升温至引发剂的引发温度后,加入引发剂以引发聚合,在聚合反应过程中,将步骤1制备的预乳化液逐步滴加入乳液聚合体系中,充分反应,得到聚苯乙烯-马来酸脂肪醇酯钠盐-银共聚物乳液;
其中,在步骤1中,水相与油相的质量比为(4-8):1,苯乙烯单体的用量为油相质量的90.0-99.9wt%,马来酸脂肪醇酯钠盐的用量为油相质量的0.1-10.0wt%,引发剂的用量为两种单体质量和的0.1-1.0wt%;
在步骤2中,水相与油相的质量比为(4-8):1,苯乙烯单体的用量为油相质量的90.0-99.9wt%,马来酸脂肪醇酯钠盐的用量为油相质量的0.1-10.0wt%,纳米银为油相质量的0.1-5.0wt%,引发剂的用量为两种单体质量和的0.1-1.0wt%;
步骤1中苯乙烯和步骤2中苯乙烯的质量比为(40-50):(50-60),步骤1中马来酸脂肪醇酯钠盐和步骤2中马来酸脂肪醇酯钠盐的质量比为(40-50):(50-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苯乙烯-马来酸脂肪醇酯钠盐-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苯乙烯和步骤2中苯乙烯的质量比为1:1,步骤1中马来酸脂肪醇酯钠盐和步骤2中马来酸脂肪醇酯钠盐的质量比为1:1;所述步骤3中预乳化液的滴加时间为1-1.5h,所述步骤3中的乳液聚合时间为3-3.5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苯乙烯-马来酸脂肪醇酯钠盐-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3制备得到的共聚物乳液进行过滤和洗涤,烘干后得到聚苯乙烯-马来酸脂肪醇酯钠盐-银共聚物粉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苯乙烯-马来酸脂肪醇酯钠盐-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将马来酸脂肪醇酯钠盐和引发剂溶于去离子水中,再加入苯乙烯,制备预乳化液,其中马来酸脂肪醇酯钠盐与去离子水的质量体积比为(8-12):1;在步骤2中,将纳米银和马来酸脂肪醇酯钠盐超声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再加入苯乙烯,其中,马来酸脂肪醇酯钠盐与去离子水的质量体积比为(8-1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苯乙烯-马来酸脂肪醇酯钠盐-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过氧化苯甲酰或者过硫酸钾中的一种。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苯乙烯-马来酸脂肪醇酯钠盐-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聚苯乙烯-马来酸脂肪醇酯钠盐-银共聚物乳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苯乙烯-马来酸脂肪醇酯钠盐-银纳米共聚物乳液,其特征在于:聚苯乙烯-马来酸脂肪醇酯钠盐-银共聚物乳液中,纳米银均匀分散,乳化胶束粒径为58-62nm,粒度分布指数为0.23-0.25,纳米银粒径为6-10nm。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聚苯乙烯-马来酸脂肪醇酯钠盐-银共聚物粉末,其特征在于:在聚苯乙烯-马来酸脂肪醇酯钠盐-银共聚物粉末中,纳米银均匀分散,纳米银粒径为6-10n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苯乙烯-马来酸脂肪醇酯钠盐-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马来酸脂肪醇酯钠盐采用马来酸十二醇酯钠盐。
10.马来酸脂肪醇酯钠盐在苯乙烯基聚合物中均匀分散纳米银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马来酸脂肪醇酯钠盐作为共聚单体和乳化剂,与苯乙烯进行共聚,同时作为阴离子单体通过静电作用和空间位阻相互作用分散和稳定纳米银粒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360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