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锚杆传力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64407.5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0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肖剑;许海亮;耿彦生;宋义敏;崔光耀;刘彦军;冷铁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方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27 | 代理人: | 李琳,王楠楠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锚杆传力 分析 方法 | ||
1.一种锚杆传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取锚杆,模拟围岩的材质制作轴向通孔直径大于锚杆直径的围岩模型,所述围岩模型为圆柱体,围岩模型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与所述轴向通孔相贯通的凹槽,凹槽的长度与围岩模型的长度相同;
S2:将锚杆通过锚固剂与围岩模型的轴向通孔黏结固定以制作成锚固体系模型;
S3:对锚固体系模型进行拉拔实验,并使用应变仪采集锚杆拉拔过程中的锚杆变形数据;
S4:在实验过程中还采用拉拔仪对锚固体系模型进行分级加载,当每级加载荷载数值稳定后,记录锚杆拉拔力和应变值,重复上述过程,直至锚固失效;
S5:结合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锚固体系界面的传力规律以及锚固剂上下界面竖向应力的梯度变化规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杆传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岩模型为中心具有轴向通孔的半圆柱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杆传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轴向通孔的半径等于锚杆的直径,锚杆的长度大于围岩模型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杆传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锚固体系模型制作完成后,在锚固体系模型表面进行喷漆以制作散斑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锚杆传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锚杆拉拔实验过程中,使用CCD相机采集锚固体系模型表面散斑图像。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锚杆传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在拉拔仪对锚固体系模型进行分级加载过程中,除了要记录锚杆拉拔力和应变值,同时还要对锚固体系模型表面散斑图像进行采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杆传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实验使用的应变片为箔式电阻应变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杆传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与所述轴向通孔同心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方工业大学,未经中冶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方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440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灶中灶风机的自动清洗结构
- 下一篇:覆膜泡沫抗压试验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