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器板卡机械开关的抖动抑制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65098.3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59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帅孟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56 | 分类号: | G05F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唐京桥 |
地址: | 51067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器 板卡 机械 开关 抖动 抑制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器板卡机械开关的抖动抑制控制装置,用于解决目前在信号处理器系统的应用产品中,还没有能够较好的消除由于应用机械开关所带来的抖动脉冲的影响,给系统的调试以及产品的正常工作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在机械开关后依次连接有抖动脉冲整形输出电路、抖动脉冲抑制电路、双稳态驱动电路及双向可控硅,将机械开关接通或断开的瞬间所产生的抖动脉冲通过抖动脉冲整形输出电路进行波形的整形以及通过抖动脉冲抑制电路进行脉冲能量的抑制后,再通过双稳态驱动电路驱动双向可控硅导通,使得负载电路的负极输入端通过双向可控硅接地,从而实现系统供电电压的输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开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处理器板卡机械开关的抖动抑制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信号处理器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应用中,具体为处理器板卡应用于信号处理系统中,常常需要考虑系统直流供电的通断问题,在对系统中的板卡进行调试前或在系统正常工作前,都需要拨动机械开关为“ON”以接通直流电压上电;当需要断电停止运行时,拨动机械开关为“OFF”以断开直流电压下电,使得用户可以在实际操作中非常方便的控制系统的上下电。直流电压经过机械开关后会接入系统的下一级电路,但是由于机械开关的关键部件是弹性金属弹片,在机械开关接通或断开时,不可避免的会在弹片触点处产生抖动脉冲。对于这种随机性抖动脉冲,如果不做抑制处理,这种抖动脉冲就会引入到下一级供电电路中,对下一级电路的工作电压产生干扰,从而使得下一级电路难以持续稳定工作。具体表现为抖动脉冲会叠加到下一级电路的电压上,使得用电单元误动作,或者影响到整个电源电压的时序控制,严重的抖动脉冲甚至会导致系统所应用的产品的设计的失败。
当前,在信号处理器系统的应用产品中,还没有能够较好的消除由于应用机械开关所带来的抖动脉冲的影响,给系统的调试以及产品的正常工作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处理器板卡机械开关的抖动抑制控制装置,解决了目前在信号处理器系统的应用产品中,还没有能够较好的消除由于应用机械开关所带来的抖动脉冲的影响,给系统的调试以及产品的正常工作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处理器板卡机械开关的抖动抑制控制装置,包括:
系统供电电压源缓启动电路、抖动脉冲整形输出电路、抖动脉冲抑制电路、双稳态驱动电路及双向可控硅;
系统供电电压源缓启动电路连接于系统供电电压源与负载电路的正极输入端的之间,用于减缓系统供电电压的上升速度;
抖动脉冲整形输出电路的一端与机械开关连接,抖动脉冲整形输出电路的另一端与抖动脉冲抑制电路的一端连接,用于对机械开关产生的抖动脉冲进行波形整形并输出至抖动脉冲抑制电路;
抖动脉冲抑制电路的另一端与双稳态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对整形后的抖动脉冲进行抑制防抖后输出至双稳态驱动电路;
双向可控硅的第一端与负载电路的负极输入端连接,双向可控硅的第二端接地,双向可控硅的第三端与双稳态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受双稳态驱动电路的驱动而导通,使得负载电路的负极输入端通过双向可控硅接地而实现系统供电电压的输入。
优选地,系统供电电压源缓启动电路具体包括:
RC延时电路、三极管Q36和MOS管;
MOS管的源极与系统供电电压源连接,MOS管的漏极与负载电路的正极输入端连接;
RC延时电路的一端与系统供电电压源连接,RC延时电路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6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36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MOS管的栅极连接,用于延时驱动MOS管的导通。
优选地,系统供电电压源缓启动电路具体还包括:尖峰电压吸收回路;
尖峰电压吸收电路包括串联的一电阻和一电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威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50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