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线切换方法、多天线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65584.5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21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朝;罗祖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401 | 分类号: | H04B1/401;H04B7/0404;H04B7/08;H04M1/725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江婷;李发兵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线 切换 方法 终端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线切换方法,通过条件进阶判决机制,来对天线性能进行分级评估,从而实现在存在两根天线性能差距特别大时直接进行天线切换,在存在两根天线性能差距比较大时进入下一判决阶段进行再次判定,同时对于任意两根天线性能差距均较小时直接判定不需要进行天线切换;在判定需要进行天线切换时,再重新确定各天线与主收发通路、辅接收通路之间的连通关系从而选择出新的主天线、辅天线和空闲天线。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多天线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这样对于各根天线在一段时期内整体性能的评估更为客观,保证判断结果的正确性、可靠性与稳定性,进而保证多天线终端具备稳定可靠的射频性能,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天线切换方法、多天线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的功能越来越全面,其向用户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完善。最简单的,移动终端已经从过去纯粹的通话、短信功能衍生出拍照、上网、音/视频播放等诸多方面的服务。不过,尽管移动终端目前的功能已经种类繁多,且随着技术的发展,仍会有更多更智能化的功能将如同雨后春笋般成现在未来的终端,但移动终端所承载的通信功能仍然会作为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涉及其通信方面的性能也会继续作为用户关注的焦点。
众所周知,在移动终端天线环境较为恶劣时,不仅通信质量会下降,影响用户体验,而且移动终端用于通信的功耗也会急剧上升,从而影响其待机时长。所以,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天线设计方案,移动终端产业的发展必将在通信质量、通信功耗上面临诸多挑战。因而,近些年开始逐渐出现“双天线终端”。双天线终端的两根一般分别设置在移动终端的上下两侧,其中一根天线作为主天线来收发信号,另一根天线作为辅助天线来辅助主天线进行信号接收。
例如,将设置在移动终端顶端的一根天线作为主天线,另一根作为辅助天线。在发射信号的工作,由移动终端顶端的天线完成,而接收信号时,上下两根天线同时进行多径接收,再对两根天线各自接收的信号进行接收分集处理,从而保证所接收信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用户的握持等原因,可能会导致主天线被遮挡住,从而对移动终端的收发能力会造成极恶劣的影响。因而,现在亟需提出一种天线切换方案,用以在因用户持握或其他遮挡等原因造成天线工作环境变化时,改变天线角色,从而使得移动终端始终具备较强的信号收发能力,提升用户的通信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天线切换方案,用以在终端天线工作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改变终端中各天线的工作角色,从而解决现有方案中因天线工作角色固定,所以当主天线被遮挡时容易导致移动终端收发性能急剧降低,用户体验低的问题。针对该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天线切换方法、多天线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线切换方法,所述天线切换方法应用于多天线终端,所述多天线终端包括主收发通路、辅接收通路以及至少三根天线;所述至少三根天线中当前与所述主收发通路连通的为主天线,当前与所述辅接收通路连通的为辅天线,剩余的为空闲天线;所述天线切换方法包括:
对所述多天线终端各天线的下行通信参数进行包括N个判决阶段的条件进阶判决,所述下行通信参数能够表征所述多天线终端各天线的性能,所述N大于等于2,所述判决阶段包括:获取所述多天线终端各天线的下行通信参数;计算所述至少三根天线之下行通信参数的两两差值;将各所述两两差值同所述判决阶段的阶段阈值进行比较;确定比较结果满足当前所述判决阶段对应的直接切换条件时,直接判断需要进行天线切换;否则,判断是否需要进入下一判决阶段;若是,则进入下一判决阶段;若否,则判断不需要进行天线切换;其中,各所述判决阶段获取到的所述下行通信参数相同;
当确定需要进行天线切换时,重新确定所述至少三根天线与所述主收发通路、辅接收通路之间的连通关系从而选择出新的主天线、辅天线和空闲天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55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自锁螺栓组件
- 下一篇:一种垫片自动包裹螺帽的紧固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