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式复合止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765657.0 申请日: 2017-08-30
公开(公告)号: CN107700538B 公开(公告)日: 2019-11-05
发明(设计)人: 林鸣;刘晓东;林巍;李毅;刘亚平;张志刚;程潜;姬海 申请(专利权)人: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E02D29/073 分类号: E02D29/073;E02D29/16
代理公司: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代理人: 王芸;刘童笛
地址: 100000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止水装置 止水 止水系统 结合腔 复合 柔性止水带 外部 第二构件 移动式 可相互移动 沉管隧道 相对密封 相对移动 止水功能 备用 伸展 渗漏 体内 施工
【说明书】:

发明涉及沉管隧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复合止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可相互移动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二者之间形成结合腔,两个构件上安装有使结合腔相对密封的外部止水装置,所述外部止水装置包括分别与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连接的柔性止水带,该柔性止水带的伸展长度与两个构件相对移动的长度相对应,所述结合腔的腔体内还安装有内部止水装置,该止水系统的外部止水装置其主要止水作用,内部止水装置起备用、复合止水的作用,当外部止水装置发生渗漏或损坏时,内部止水装置发挥作用,进一步实现止水功能,不会对施工或使用产生影响,达到复合止水的效果,实现双重止水的目的和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式复合止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沉管法隧道施工,就是把在半潜驳或者干坞内预制好的隧道沉箱分别浮运到预定位置沉放对接,为使最后一节管段的沉放顺利必须留有长于该管段的距离空间,该余下距离空间所沉放对接的管段即视为最终接头。该沉管隧道最终接头是沉管隧道建设的关键,特别是外海超长沉管隧道建设,施工现场作业条件困难,面临着复杂的波浪和海流等海洋环境条件和气象条件。

沉管隧道最终接头的结构如图1所示,最终接头1与相邻管节2连接一侧的外周设有环形空腔,环形空腔内设置有千斤顶3和顶推小梁4,顶推小梁4的端部平行于最终接头的端面,顶推小梁4的端面设置有Gina止水带5,Gina止水带5垂直于顶推小梁4端面,该小梁前端Gina止水带5的材质为天然橡胶,通过压件系统固定在小梁的端部斜面上,止水带和压件系统均垂直于小梁端部斜面。止水带沿小梁端部斜面布置一圈,千斤顶3的活塞杆上连接顶推小梁4,Gina止水带5在顶推小梁4的作用下,与已安装相邻管节2表面接触,Gina止水带5被充分压缩后实现结合腔与外界的止水,便于之后的结合腔排水,形成干燥的施工环境。

上述施工过程中,顶推小梁4在移动时与最终接头的盖板6之间会产生空腔间隙,海水通过该空腔间隙会进入到顶推小梁内,从而影响到后序排水过程,导致最终接头无法正常完成安装,因此,如果有效防止海水进入到相对移动的顶推小梁和最终接头之间的空腔,成为了最终接头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一旦海水进入到顶推小梁内,将直接影响到最终接头的正常、安全施工。

同样地,当两个相对移动的构件之间需要实现移动状态下止水时,同样面临着如何实现止水的问题。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密封达到止水的效果,而针对两个相对移动构件之间则难以实现密封和止水,并且由于两个构件之间发生相对移动,很容易在止水部位发生渗漏,从而失去止水功能,而如何在两个相对移动构件之间实现密封、止水,成为一个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无法在两个可相对移动的构件之间进行密封止水,以及采用单一的止水装置时所存在的止水效果差、使用年限短的问题,提供一种移动时复合止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该止水系统包括布置在两个可相互移动的构件上的外部止水装置和内部止水装置,外部止水装置其主要止水作用,内部止水装置起备用、复合止水的作用,当外部止水装置发生渗漏或损坏时,内部止水装置发挥作用,进一步实现止水功能,不会对施工或使用产生影响,达到复合止水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式复合止水系统,包括可相对移动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二者之间形成结合腔,两个构件上安装有使结合腔相对密封的外部止水装置,所述外部止水装置包括分别与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连接的柔性止水带,该柔性止水带的伸展长度与两个构件相对移动的长度相对应,所述结合腔的腔体内还安装有内部止水装置。

两个可相互移动的构件之间形成结合腔,为了达到止水密封的目的,通过在两个构件上设置外部止水装置,使外部止水装置一侧的结合腔与外部止水装置的另一侧空间形成相互独立的两个空间,通过外部止水装置实现密封、止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56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