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液混合的双工位压力机执行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65672.5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87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峰;李磊;黄海鸿;曹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30B15/14 | 分类号: | B30B15/14;B30B15/16;B30B15/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机 齿条 第二液压缸 第一液压缸 中心齿轮 齿轮齿条传动机构 联动结构 移动部件 双工位 缸体 种机 同一竖直平面 电磁离合器 电磁制动器 压力机本体 部件定位 反向移动 工作效率 机液混合 能量损耗 有效减少 运行过程 左右对称 左右两侧 电动机 竖向 驱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液混合双工位压力机执行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是在同一竖直平面中,呈左右对称固定于压力机本体有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在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之间的位置上,设置由电动机通过电磁离合器和电磁制动器驱动的齿轮齿条传动机构;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具有中心齿轮和分处在中心齿轮左右两侧的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利用中心齿轮带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同步竖向且反向移动;第一齿条通过第一连杆与第一液压缸缸体外的移动部件构成联动结构,第二齿条通过第二连杆与第二液压缸缸体外的移动部件构成联动结构。本发明通过机液混合的方式,有效减少压力机运行过程的能量损耗,提高压力机工作效率,提升压力机执行部件定位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力机执行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特别是一种机液混合的双工位压力机执行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用于保持驱动系统较高的效率,减少压力机运行过程的能量损耗,提高压力机的工作效率和能量利用率,提升压力机运行过程的定位精度。
背景技术
液压机作为成形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动平稳、控制简单,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液压机转换环节多,能量损失大,存在着运行过程中负载特性与驱动不匹配的问题和势能浪费的问题,能量损失大、效率低,存在较大的能量浪费。
对执行单元下降过程中的能量进行回收利用对于节能有一定的效果,但在能量回收过程中存在存储和再利用两个过程,因此增加了能量转换环节,转换过程的复杂性降低了能量利用的效率,也影响了系统的可控性。
另一方面,由于液压油的压缩性及大质量运动部件的惯性,当液压系统切断流量时,运动部件无法立即在指定位置停止,定位精度较低。对制造过程的精确节能控制以及成形精度,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而机械压力机由于采用刚性的连接方式,导致系统的柔性差且无法产生较大的压力,同样也存在能耗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机液混合的双工位压力机执行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减少液压转换环节的能量损耗,提高压力机的定位精度;实现双工位的同时进行,提升压力机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机液混合双工位压力机执行系统的特点是:在同一压力机机体中共同布置两台呈竖向的液压缸,两台液压缸与相应位置上的工作台一一对应构成左右两侧工作单元;针对左右两侧工作单元设置共用的机械驱动单元和液压驱动单元;所述机械驱动单元通过机械传动结构与两台液压缸的移动部件在缸体外组成联动结构,利用所述机械驱动单元对两台液压缸的实现电力驱动以及反向联动;
所述两台液压缸分别是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呈左右对称固定于所述压力机本体中,处在同一竖直平面中,在所述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之间的位置上,设置由电动机通过电磁离合器和电磁制动器驱动的齿轮齿条传动机构;所述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具有中心齿轮和分处在中心齿轮左右两侧的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利用中心齿轮的转动带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同步竖向且反相移动;所述第一齿条通过第一连杆与第一液压缸缸体外的移动部件构成联动结构,所述第二齿条通过第二连杆与第二液压缸缸体外的移动部件构成联动结构,以此形成所述机械驱动单元。
本发明机液混合双工位压力机执行系统的特点也在于:在所述齿轮齿条传动机构中,齿轮轴由轴承支承,所述轴承通过轴承支撑架固定于压力机本体;所述电动机和电磁制动器分处于齿轮轴的两端;利用电动机的转动带动齿轮轴的转动,利用电磁制动器对齿轮轴进行制动;所述电磁离合器设置在电动机与齿轮之间的齿轮轴上。
本发明机液混合双工位压力机执行系统的控制方法的特点是:按如下方式实施快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56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