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胶囊形多级多孔碳基材料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65818.6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64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袁华栋;罗剑敏;金成滨;方聪;盛欧微;柳志强;陶新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587 | 分类号: | H01M4/587;H01M10/052;C01B32/05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李世玉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囊 多级 多孔 基材 料及 应用 | ||
1.一种胶囊形多级多孔碳基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按如下方法制备:将大肠杆菌菌粉用去离子水制成菌悬液,然后依次加入甲醛和间二苯酚,搅拌均匀,密封,在60~90℃放置6~24h,取出后冷却至室温,然后在-40~-55℃冷冻4~8h,随后-50~-60℃冷冻干燥,再在氮气或氩气保护下以5~20℃/min的速率升温至400~1000℃进行碳化,碳化时间2~7小时,碳化后冷却、研磨,得到胶囊形多级多孔碳基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胶囊形多级多孔碳基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肠杆菌菌粉活菌数为1012~1013cell/g。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胶囊形多级多孔碳基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去离子水用量以大肠杆菌菌粉重量计为20-50ml/g,所述甲醛以质量浓度20-36%甲醛水溶液的形式加入,所述大肠杆菌菌粉与甲醛水溶液和间二苯酚重量比为1:0.1-5:0.1-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胶囊形多级多孔碳基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肠杆菌粉中菌体质量含量为90~9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胶囊形多级多孔碳基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条件为:以5~18℃/min的速率升温至500~600℃,碳化时间为2~4小时。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胶囊形多级多孔碳基材料作为锂硫电池正极储硫基体材料的应用。
7.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胶囊形多级多孔碳基材料在制备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581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