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图书馆自动还书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66084.3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2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许建中;张秋霞;孙青;朱苇杭;王元恺;张明;王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南理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G06K17/00;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43 | 代理人: | 胡定华 |
地址: | 214192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书馆 自动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图书馆自动还书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阅读量的需求越来越大,作为图书馆书籍流通的两大部分 ( 借书 / 还书 ) 之一,目前图书馆图书的借还均采用人工方式,由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操作。现实生活中,图书的归还是一件比较简单的操作,只要计算机图书管理系统处于还书状态,然后再用条码扫描仪扫描一下图书条码即可完成还书操作。读者还书的时间是不确定的,而且分布极不均匀,一个图书馆还书员一天绝大部分时间是没有业务要进行处理的,如果专门为此岗位配备一名工作人员势必会造成一定的浪费。现代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图书馆自助还书系统成为可能,在图书馆工作人员紧缺的情况下,自动还书系统在图书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采用自助还书系统,不仅能够实现图书馆的 24 小时开放,而且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压力,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效率,现有的 24 小时全自动还书机由于采用吞书后再进行内部扫描识别的方式,成本较低,而且读者还书操作也是比较快捷的,同时可以设置多个还书点,以便于图书自动归类,省去人工分拣的麻烦。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结构简单,控制精确的图书馆自动还书管理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控制精确的图书馆自动还书管理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图书馆自动还书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处理模块、通信模块和机械执行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接口数据库、RFID读取器和工控机,所述机械执行模块包括主控制器PLC和若干个从控制器,用于在PLC的控制下执行还书与分书的动作;所述数据处理模块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机械执行模块相连接,所述接口数据库用于接收RFID读取器的读取的图书的RFID信息并将信息发送给工控机,所述工控机负责图书的智能位置存放管理;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包括图书位置管理模块用于根据实际要求修改图书存量;所述主控制器用于处理工控机发来的指令和调动各从控制器,所述从控制器用于执行主控制器的指令。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每本图书上贴上RFID标签,将RFID标签信息与所贴的图书信息关联后存储在工控机中;当读者还书时,通过机械执行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通信模块共同协作,完成还书动作。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从控制器包括升降伺服电机驱动器、推拉伺服电机驱动器、移动伺服电机驱动器和人机互动触摸屏;所述升降伺服电机驱动器、推拉伺服电机驱动器和移动伺服电机驱动器共同控制一个还书平台,升降伺服电机驱动器根据PLC发来的脉冲将还书平台动动到对应的书架层高的位置,然后推拉伺服电机驱动器根据PLC发来的脉冲控制还书平台向书架的存书位置推进,当图书触及书架的背板时则向外将还书平台拉出,当还书平台完成还书后,则由移动伺服电机驱动器控制还书平去吧至还书接待窗口,等待人工还书,还书人员通过操作人机互动触摸屏来进行还书操作。这样可以使书精确地放置在其应该放置的位置。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还书平台为一长方体且该长方体有两个相邻的侧面是敞开的。这样方便读者将书放置在还书平台上。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还书平台的外侧安装有升降伺服电机、推拉伺服电机和移动伺服电机。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通信模块为松下公司FPX-COM5的通信插件对FPX系列的PLC进行扩展来实现与上位机的以太网通信;通过设置COM5通信模式并设置其物理IP及通信端口号完成其初始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该图书馆自动还书管理系统操作简单,成本低,安全性和效率都更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南理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南理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60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机室的计算机电源管理系统
- 下一篇:运行管理系统以及测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