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等级公路隧道弯道诱导系统的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66170.4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71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杜志刚;徐弯弯;吕宁生;李海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E01F9/535;E01F9/553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惠玲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等级 公路 隧道 弯道 诱导 系统 设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安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低等级公路隧道弯道诱导系统的设计方法,采用该设计方法有效保障低等级公路隧道弯道的行车安全。
背景技术
低等级公路是和农村公路相类似,并被规定成县道、乡道及村道的总称,划分的依据为公路的行政等级,一般来说,在公路等级上主要是三、四级公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但是由于经济和技术原因,低等级公路的行驶环境以及农村驾驶员车辆行驶水平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使得低等级公路交通事故多发。
隧道和弯道、坡道是典型的交通事故黑点,隧道与弯道、坡道组合极易导致交通事故发生,低等级公路隧道驾驶环境昏暗、单调,属于弱视觉参照系,驾驶员在隧道内驾驶无法获取足够的视觉信息,从而导致其速度误估和距离误估,同时驾驶员也无法判断道路线形。另外,驾驶员在弯道行驶时由于线形条件不良,驾驶员视距和视野有限,存在视觉盲区,在缺乏诱导设施时驾驶员无法准确判断道路走向,极易导致其偏离车道或撞击路侧。当隧道与弯道组合时,驾驶员便及其不良,隧道弱视觉参照系和不良线形级合会导致驾驶员的速度错觉、距离错觉、弯度错觉、坡度错觉等视错觉,引发驾驶员超速、偏离车道等不良驾驶行为,导致与对向车辆相撞或撞击侧墙等交通事故。
普通路段弯道线形诱导设施已有一定研究基础,弯道线形诱导标的使用和设置已有一定理论基础。同时逆反射材料及技术也日趋成熟,逆反射技术在交通附属设施上的使用已十分普遍,成本也逐渐降低。低等级公路隧道弯道诱导系统考虑弯道诱导设施设置原则,应用逆反射技术,并从驾驶员视觉需求出发,设置多频多尺寸多色彩的信息组合和线形诱导设施,丰富隧道视觉环境,辅助驾驶员正确判断和控制行驶状态,有效降低隧道弯道交通事故发生概率。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等级公路隧道弯道诱导系统,针对隧道弯道视觉环境单调、诱导性差、驾驶员易偏离车道、撞击侧墙或驶入对向车道的特点,通过猫眼道钉、反光环、反光条、诱导标与轮廓标的组合,以满足驾驶员对隧道弯道驾驶方向感、速度感、距离感的需求,提升低等级公路隧道弯道的交通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低等级公路隧道弯道诱导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设于车道路侧位置和车道中心分隔线两侧位置的多个猫眼道钉、设于车道侧墙位置的多个反光环、设于车道侧墙位置的多个反光条、设于车道侧墙位置的多个诱导标与设于检修道外侧壁位置的多个轮廓标,多个诱导标与反光环对应设置构成箭头形结构设置。
进一步而言,所述设于车道路侧位置和车道中心分隔线两侧位置的多个猫眼道钉采用间隔10~15cm循环设置。
进一步而言,所述反光环采用双色反光环结构设置,包括两块黄色反光条与两块白色反光条,两块黄色反光条与两块白色反光条采用交替组合拼接而成,且构成一定角度使表面凸起。
进一步而言,所述反光条的宽度为8cm。
进一步而言,所述诱导标采用单面反光且反光面朝向来车方向设置,多个诱导标对应组成菱形结构,单个诱导标的长为25~35cm,宽为20~30cm,相邻两个诱导标之间横向间距为25~35cm,纵向间距为20~30cm。
进一步而言,所述反光环与诱导标对应设置构成的箭头形诱导标识的箭头高为1~2m,宽为2~3m。
进一步而言,所述诱导标沿行车方向倾斜60~75度角度。
进一步而言,所述轮廓标与猫眼道钉之间的间距为2.5~4m。
一种低等级公路隧道弯道诱导系统的设计方法,在弯道半径为200~1000m的低等级公路隧道弯道上,其设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调查设置隧道的半径,计算反光环设置间距并确定隧道类型,从而选取诱导系统设置方案类型;
步骤二,根据确定诱导系统设置方案类型和计算所得反光环间距,在ZY点安装第一个反光环,并按反光环间距依次设置反光环直到直线路段;
步骤三,根据诱导系统高中低频信息设置频率,按比例对照已安装好的反光环设置反光条、猫眼道钉和轮廓标;
步骤四,在反光环两侧设置诱导标,组成箭头形诱导标识,需要注意反光面组成的箭头指向与行车方向保持一致;
步骤五,在对向车流分隔线两侧安装猫眼道钉,与路侧猫眼道钉保持水平。
本发明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61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