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前向纠错编解码模式的同步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66213.9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286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刘钱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姜春咸;冯建基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纠错 解码 模式 同步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向纠错编解码模式的同步方法及装置,包括将本端网络设备支持的前向纠错同步机制和/或同步控制参数封装到自协商的传输参数中;与对端网络设备进行自协商通信,确定本端网络设备和对端网络设备支持的前向纠错同步机制和/或同步控制参数;根据确定的前向纠错同步机制和/或同步控制参数检测接收的数据并建立同步,或者根据确定的前向纠错同步机制和/或同步控制参数发送用于对端网络设备进行同步检测的数据。本发明通过将本端网络设备支持的前向纠错同步机制和/或同步控制参数封装到自协商的传输参数中,提高了FEC同步控制的灵活性,缩短了FEC同步建立时间,提升了数据的传输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向纠错编解码模式的同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技术是指信号在被送入传输信道之前预先进行编码处理,加入带有信号特征的冗码,在接收端按照相应算法对接收信号进行解码,从而找出传输过程中产生的错误码并将其纠正的技术。FEC的主要特点是:不需要反馈信道、译码延时固定,较适合于实时业务传输系统。在光通信系统中应用FEC编解码技术,可以以很小的冗余开销代价有效降低系统的误码率,延长传输距离,降低系统成本。
现有的FEC解码侧的同步过程通常是通过单比特数据位移和码块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来建立同步,目前协议中定义的规则为当检测到连续X个码块校验正确时,链路建立同步;当检测到连续Y个码块校验错误时,链路发生失步。
但是,由于FEC码块较大,如果通过单比特数据位移来截取一个码块,然后对该码块进行CRC校验,需要硬件缓存多个完整的码块数据,当校验失败时硬件需要丢弃一定数量的数据,直到在下一次单比特数据位移后截取并接收到多个新的完整的码块来进行CRC校验。因此,现有的FEC解码侧的同步过程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并且需要丢弃较多的数据,降低了通信链路的传输效率。此外,现有的CRC校验模式中的码块检测数量是固定的,灵活性不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前向纠错编解码模式的同步方法及装置,能够缩短FEC同步建立时间。
为了达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前向纠错编解码模式的同步方法,包括:
将本端网络设备支持的前向纠错同步机制和/或同步控制参数封装到自协商的传输参数中;
与对端网络设备进行自协商通信,确定本端网络设备和对端网络设备支持的前向纠错同步机制和/或同步控制参数;
根据确定的前向纠错同步机制和/或同步控制参数检测接收的数据并建立同步。
进一步地,所述前向纠错同步机制包括循环冗余校验同步模式和固定数据检测同步模式。
进一步地,在所述循环冗余校验同步模式下,所述同步控制参数包括确定同步状态所需检测的正确码块的个数、确定失步状态所需检测的错误码块的个数以及是否需要进行连续检测。
进一步地,在所述固定数据检测同步模式下,所述同步控制参数包括固定数据的长度、固定数据的数值、所需检测的固定数据的数量以及是否需要进行连续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自协商的传输参数为自协商消息页的未定义字段或自协商非格式化页的未定义字段。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前向纠错编解码模式的同步方法,包括:
将本端网络设备支持的前向纠错同步机制和/或同步控制参数封装到自协商的传输参数中;
与对端网络设备进行自协商通信,确定本端网络设备和对端网络设备支持的前向纠错同步机制和/或同步控制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62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ZigBee自适应多速率传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