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虾综合种养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66263.7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6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周子钞;张堂林;李为;王金玉;陈修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黄国粮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B79/02;A01K61/59;A01M1/04;A23K50/80;A23K10/30;A23K10/22;A23K10/18 |
代理公司: | 郑州德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28 | 代理人: | 白毅明 |
地址: | 46515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稻 综合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合种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稻虾综合种养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粮食稳产增产除了高产种子和耕作技术改进外,在较大程度上依赖大量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然而,这种基于化肥、农药获得稳产高产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如:农业面源污染增加、土壤侵蚀退化、病虫害天敌减少、农业生物多样性降低、农产品质量安全下降。面对以上问题,人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农业发展的目标是不仅要提高产量,还需提高产品质量,确保食物安全;不仅要提高土地产出率、获得经济效益,还应发挥农业的生态服务功能。因此,积极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和新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稻虾综合种养实质上是传统的稻田养鱼的一种演变和发展,农业部门又称之为“稻田综合种养”。稻虾综合种养是指在水稻种植的同时或休耕期,通过田间工程技术的应用,在稻田里养殖水产动物(鱼、虾、蟹等),将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耦合起来,基于生态系统内营养物质及补充投喂的肥料和饲料,生产稻谷和水产品的一种生态农业方式。然而,现有的虾稻连作方式存在水稻种植时段与水产动物养殖时段差距较大,未能有效地提高农田的利用率和综合效率,生长期过短导致商品虾规格小、饱满度差,由于苗种没有保障导致产量不稳定,经济效益不理想等问题。
发明内容
由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稻虾综合种养的方法,以克服上述问题。
一种稻虾综合种养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稻田改造:在稻田上开挖环形深水沟,并对所述环形深水沟进行杀菌消毒处理,以杀死所述环形深水沟中的敌害生物和致病菌,其中,所述环形深水沟的面积占所述稻田总面积的10%~15%,所述环形深水沟的宽度4~5 m、深度1.2~1.5 m、坡度45~50度;在所述稻田的中央建立形成稻田种植区,在所述稻田种植区的四周建立田埂以便与所述环形深水沟隔开;建立防逃和防侵害设施、进水和排水系统、水位检测器和微量元素检测器;
水稻栽培:在播种前7~9天选择饱满有重量的稻谷作为稻种,将所述稻种浸泡在淡盐水中消毒并晾晒3~4天,然后进行育种处理;将经过育种处理的稻种播种在育秧土中,当稻种长至大于等于10厘米的秧苗时,按照30~50厘米×30~50厘米的种植间距将秧苗移植在所述稻田种植区中,其中,所述稻田种植区的水深6~8厘米;
小龙虾放养:3~4月份将小龙虾亲虾投放到所述环形深水沟中,按每亩20~25kg投放亲虾,雌雄比例为2~3∶1,亲虾规格为25~35g/尾;水稻种植后,投放小龙虾虾苗,虾苗放养规格为1.2cm以下,虾苗放养密度为7000~8000尾/亩;
生态系统建立:于次年水稻秧苗移栽前35~45天,在所述环形深水沟内栽种伊乐藻、苦草与轮叶黑藻,使其覆盖率大于50%;5~10天后向稻田投放活螺蛳;再于水稻扬花抽穗前每亩施复合微生态菌液15~20千克,形成以水草、螺蛳、水稻、菌种、水草根部微生物和水稻根部微生物构建成的小龙虾生存生态系统;
日常管理:包括水肥管理、晒田、虫害防治和饵料喂养,其中,所述饵料喂养是在所述虾苗放养3天后,采用小龙虾专用饲料,蛋白质含量不得低于15%,每天投放一次,投放量为虾体总重量的1%,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温度高于20度时在上午10时,下午6时各投放一次,每次投放量为虾体总重量的0.75%;
产品收获:包括水稻收割和小龙虾的捕捞。
基于上述,在所述水稻栽培的步骤中,所述稻种为扬两优6号或丰两优香1号。
基于上述,所述水稻栽培的步骤中的所述进行育种处理包括将葡萄糖和蜂蜜按照3:2的质量配比溶于水中,得到葡萄糖蜂蜜混合液,播种前1~2天采用所述葡萄糖蜂蜜混合液浸晾晒后的稻种7~8小时进行育种处理。该育种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提早唤醒稻种的种植活性,以便在播种后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黄国粮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黄国粮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62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猕猴桃用高出芽率种植方法
- 下一篇:挡流板式滴灌装置用防堵塞滴灌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