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应-再生装置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66917.6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226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发明(设计)人: | 王仰东;谢在库;齐国祯;钟思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11/04 | 分类号: | C07C11/04;C07C11/06;C07C1/24;B01J8/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 再生 装置 及其 用途 | ||
1.一种用于含氧化合物至烯烃转化反应的反应-再生装置,包括反应器和再生器;所述反应器和所述再生器通过待生斜管和再生斜管相连;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应器包括:
(a) 快速流化床反应区;所述快速流化床反应区具有注入原料的第一端和供第一产物从所述快速流化床反应区中流出的第二端;
(b) 拟提升反应区;所述拟提升反应区具有注入第一产物的第一端和供第二产物从所述拟提升反应区中流出的第二端;所述拟提升反应区与所述快速流化床反应区以流体相通的方式相连;
(c) 提升管反应区;所述提升管反应区具有注入第二产物的第一端和供第三产物从所述提升管反应区中流出的第二端;所述提升管反应区与所述拟提升反应区以流体相通的方式相连;
(d) 反应器密相床;所述拟提升反应区配置于所述反应器密相床内;所述反应器密相床通过反应器循环斜管与所述快速流化床反应区相连;
(e) 反应器沉降段;所述提升管反应区配置于所述反应器沉降段内;所述反应器沉降段与反应器密相床以流体相通的方式相连;
所述快速流化床反应区、所述拟提升反应区和所述提升管反应区具有重合的中心轴;
所述快速流化床反应区、所述拟提升反应区、所述提升管反应区的直径之比为(1.5~5):1:(0.2~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密相床下部配置有分布环,所述分布环环绕配置在所述拟提升反应区外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进一步包括:
(f) 反应器一级分离设备;所述反应器一级分离设备配置于所述提升管反应区的第二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应-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一级分离设备为旋风分离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应-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进一步包括:
(g) 反应器二级分离设备;所述反应器二级分离设备配置于反应器沉降段上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应-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二级分离设备为旋风分离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应-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进一步包括:
(h) 反应器三级分离设备;所述反应器三级分离设备配置于反应器沉降段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反应-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三级分离设备内配置有负压排料式旋风分离器;所述负压排料式旋风分离器的流体入口与反应器二级分离设备气体出口管线不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反应-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三级分离设备下部为密相流化床层,固体密度大于400kg/m3;所述密相流化床层底部配置有反应器流化介质入口管线。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反应-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三级分离设备配置有产品气出口和反应器催化剂下料口;所述反应器催化剂下料口与快速流化床反应区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反应-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进一步包括:
(i) 反应器外取热器;所述反应器外取热器顶部配置有第一气体返回线与反应器沉降段相连;所述反应器外取热器底部配置有第一斜管与快速流化床反应区相连;所述反应器外取热器配置有第二斜管与反应器密相床相连。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反应-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进一步包括:
(j) 反应器汽提器;所述反应器汽提器与反应器密相床以流体相通的方式相连;所述反应器汽提器与待生斜管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691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微孔离子杂化多孔材料分离C4烯烃的方法
- 下一篇:生产乙烯和丙烯的方法